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8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12-14页
  一、 研究思路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页
  三、 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第14-23页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第14-16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第14页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第14-16页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第16-20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区别第16-18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致性第18-19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第19-20页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第20-23页
  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第20-21页
  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第21-23页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分析第23-29页
 第一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成绩第23-25页
  一、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所更新第23-24页
  二、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所发展第24-25页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一、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第25-27页
  二、 教育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待加强第27-28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优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28-29页
第四章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第29-41页
 第一节 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健康教育意识第29-30页
  一、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9页
  二、 教师要加强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9-30页
  三、 学生自身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第30页
 第二节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第30-34页
  一、 运行机制第30-31页
  二、 干预机制第31页
  三、 激励机制第31-33页
  四、 保障机制第33-34页
 第三节 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的能力第34-35页
  一、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第34页
  二、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修养第34-35页
 第四节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及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35-37页
  一、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35页
  二、 运用需要动机心理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第35-36页
  三、 运用情绪情感心理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第36页
  四、 运用发展心理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相容性第36-37页
 第五节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第37-41页
  一、 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第37-38页
  二、 灌输途径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第38-39页
  三、 思想修养方法与自我认知相结合第39-40页
  四、 个别谈心法与心理咨询相结合第40-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