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论文

安徽省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0-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问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10-12页
  1. 理论意义第10页
  2. 实践意义第10-12页
第二部分 研究综述第12-26页
 一、职业倦怠研究综述第12-23页
  1. 职业倦怠的概念第12-14页
  2.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第14-16页
  3. 职业倦怠的测量第16-18页
  4.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第18-22页
  5. 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第22页
  6. 我国目前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第22-23页
 二、我国已有的有关警察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第23-24页
 三、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4-26页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第26-28页
 一、研究构思第26页
  1. 研究的目的第26页
  2. 研究的基本假设第26页
 二、研究方法第26-28页
  1. 测量工具第26-27页
  2. 被试第27页
  3.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27-28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第28-44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第28页
 二、研究结果分析第28-44页
  1、了解安徽省监狱警察职业倦怠水平第28-31页
  2、比较不同人口学变量的监狱警察之间其职业倦怠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第31-39页
  3、了解安徽省监狱警察的社会支持水平第39-41页
  4、比较不同人格特征者其职业倦怠是否有差异第41-42页
  5、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的关系第42-44页
第五部分 总讨论与总结论第44-51页
 一、问题总讨论第44-47页
  1. 安徽省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状况第44-45页
  2. 职业倦怠与人口学变量关系的探讨第45-46页
  3. 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第46-47页
  4. 人格特点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第47页
 二、研究总结论第47页
 三、缓解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策略第47-50页
  1、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第48-49页
  2、选拔监狱警察时要考虑其人格特点第49页
  3、提高警察机关管理水平,增强监狱警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第49页
  4、积极进行个人调节,增强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免疫力第49-50页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性同体”与伍尔夫女性主义叙事
下一篇:试论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