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绘画论文

民国以来中国古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之转型研究

内容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6页
 一、概念界说:从"鉴赏"、"鉴识"、"鉴藏"到"鉴定"——书画鉴定概念(观念)的独立第8-13页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及意义第13-16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转型的萌芽第16-31页
 一、与民国时期绘画理论研究相比,古书画鉴定观念与研究方法的滞后及其原因第16-20页
 二、吴湖帆、黄宾虹、赵汝珍鉴定方法及理论研究成果之特征第20-31页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书画鉴定理论从散论时期走向概论研究时期——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的现代转型第31-45页
 一、书画鉴定方法与观念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转型的原因分析第31-37页
 二、当代书画鉴定之学的奠基人——张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鉴定理论研究成果第37-45页
第三章 以权威鉴定家为主导的书画鉴定流派时期第45-69页
 一、书画鉴定流派的形成原因第45-47页
 二、谢稚柳:风格分析鉴定学派第47-52页
 三、启功:文史文献考证鉴定学派第52-57页
 四、傅熹年:器物图象考证鉴定学派第57-60页
 五、徐邦达:技术经验加著录鉴定学派第60-65页
 六、结论:流派特征之比较及与书画鉴定观念转型之关系第65-69页
第四章 顺应文物拍卖市场的书画鉴定纷争时期第69-82页
 一、书画文物鉴定纷争的背景第69-70页
 二、相对以纯学术的立场而进行的书画鉴定争论第70-73页
 三、市场经济利益左右下的书画鉴定纷争第73-80页
 四、结论第80-82页
第五章 深入研讨书画鉴定方法论时期第82-91页
 一、对现当代书画鉴定方法论的反思及构建研究第82-86页
 二、对古代书画鉴定家的鉴定理论及鉴定方法论的研究第86-88页
 三、对当代书画鉴定家的鉴定理论和鉴定方法的深入研究第88-89页
 四、其它技术或学术门类与书画鉴定方法的关系研究第89-91页
第六章 形成未来独立的书画鉴定学科时期第91-99页
 一、书画"鉴定学"概念的界定第91-93页
 二、书画鉴定学学科构建过程中遭遇的困境第93-96页
 三、书画鉴定学研究应包含的理论框架第96-99页
第七章 结论第99-114页
 一、上述五个时期发展的逻辑关系叙述第99页
 二、书画鉴定理论研究转型的特征总结第99-103页
 三、书画鉴定实践方法转型的特征总结第103-109页
 四、未来书画鉴定观念转型的方向第109-11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4-121页
【附录】第121-133页
【后记】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与确证--可靠主义的视野
下一篇: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