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1 绪论 | 第12-31页 |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12-15页 |
| ·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原理 | 第12-14页 |
| ·超声波在线跟踪技术 | 第14-15页 |
| ·整体式多孔聚合物在分离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多孔材料 | 第15-23页 |
| ·多孔材料的定义 | 第16页 |
| ·多孔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第16-20页 |
| ·多孔材料的特点 | 第20-21页 |
| ·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 ·多孔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 | 第23-25页 |
| ·重金属离子对水环境的污染 | 第23-24页 |
| ·废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技术 | 第24-25页 |
| ·超声波 | 第25-29页 |
| ·超声波技术 | 第26页 |
| ·超声波的检测应用 | 第26-29页 |
| ·主要工作内容 | 第29-31页 |
| ·不同反应机理、不同交联密度以及聚合物溶解性对相分离过程的影响 | 第29页 |
| ·超声波原位跟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 ·摸索连续相分离聚合所需条件 | 第30页 |
| ·考察多孔聚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富集性能 | 第30-31页 |
| 2 实验设计 | 第31-38页 |
| ·超声波原位跟踪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1页 |
| ·超声波原位跟踪和控制系统 | 第31页 |
| ·超声波检测仪的硬件系统 | 第31-32页 |
| ·超声波检测仪反应器 | 第32页 |
| ·软件系统 | 第32-33页 |
| ·声波信号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概述 | 第33-37页 |
| ·参数分析法 | 第33页 |
| ·波形分析法 | 第33-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3 多孔材料的制备及超声波在线监测 | 第38-57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 ·仪器 | 第38-39页 |
| ·试剂 | 第39页 |
| ·环氧树脂基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39-40页 |
| ·超声波在线检测及SEM 表征 | 第4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40-42页 |
| ·多孔聚合物的形貌观察和孔形成机理 | 第40-42页 |
| ·制备条件对多孔材料产物的影响 | 第42-48页 |
| ·环氧树脂和二乙烯三胺比例的选择 | 第42页 |
| ·致孔剂聚乙二醇种类的选择 | 第42-44页 |
| ·致孔剂聚乙二醇PEG-2000 的加入比例的选择 | 第44-46页 |
| ·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46-47页 |
| ·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47-48页 |
| ·最小二乘法和曲线拟合 | 第48-55页 |
|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 ·线性最小二乘法 | 第49页 |
| ·用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方程的系数 | 第49-51页 |
| ·对超声波曲线进行拟合 | 第51-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4 环氧树脂基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富集中的应用 | 第57-67页 |
| ·引言 | 第57-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 ·仪器 | 第59-60页 |
| ·试剂与规格 | 第60页 |
| ·实验步骤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 ·多孔聚合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原理 | 第60-61页 |
| ·聚合物多孔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1页 |
| ·不同酸度对重金属离子富集回收的影响 | 第61-62页 |
| ·聚合物对待测离子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62-63页 |
| ·洗脱速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 ·环氧树脂基聚合物整体柱的稳定性能 | 第64-65页 |
| ·溶液中混合金属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5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