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激光光谱学 | 第8-20页 |
·激光光谱学发展概况 | 第8-12页 |
·传统光谱学的建立与发展 | 第8-9页 |
·激光光谱学的开端 | 第9-12页 |
·高灵敏激光光谱技术 | 第12-14页 |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 第12页 |
·调制光谱技术 | 第12页 |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 | 第12-13页 |
·差分吸收及扫描平均技术 | 第13-14页 |
·高分辨激光光谱技术 | 第14-20页 |
·准直分子束光谱技术 | 第14-16页 |
·饱和光谱技术 | 第16-17页 |
·量子拍光谱技术 | 第17-19页 |
·双光子无多普勒光谱技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理论 | 第20-35页 |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理论 | 第20-22页 |
·碱原子能级结构 | 第20-21页 |
·光谱项符号 | 第21页 |
·选择定则 | 第21-22页 |
·荧光的速率方程理论 | 第22-25页 |
·二能级速率方程 | 第22-23页 |
·三能级速率方程 | 第23-25页 |
·原子荧光分析理论(AFS) | 第25-27页 |
·原子荧光的产生及类型 | 第25-26页 |
·荧光强度 | 第26-27页 |
·饱和吸收光谱学方法 | 第27-30页 |
·谱线加宽理论 | 第30-35页 |
·自然加宽 | 第30-32页 |
·多普勒加宽 | 第32-33页 |
·碰撞展宽 | 第33-34页 |
·共振加宽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实验仪器与测量方法 | 第35-42页 |
·实验仪器简介 | 第35-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方法测量发射线谱线强度 | 第37页 |
·吸收系数和吸收轮廓 | 第37-38页 |
·积分吸收系数及测量 | 第38-40页 |
·利用检测激光探测激发态原子密度及空间分布 | 第40-41页 |
·用等效宽度法测量基态或共振态原子密度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 | 第42-54页 |
·光学厚Rb蒸气界面附近后向荧光光谱研究 | 第42-47页 |
·后向荧光光谱研究介绍 | 第42页 |
·Rb激发态在玻璃表面的能量转移 | 第42-44页 |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 第44-4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Rb蒸气中5S_(1/2)→5P_(3/2)激光激发的速度选择粒子数密度和饱和效应 | 第47-54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理论分析 | 第48-50页 |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 第50-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