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感知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5页 | 
|    ·人的感知 | 第16-18页 | 
|      ·感知的定义 | 第16页 | 
|      ·感知产生的基本过程 | 第16-17页 | 
|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知觉的特性 | 第17-18页 | 
|    ·人的感知模式 | 第18-20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感知模式及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    ·案例分析 | 第21-23页 | 
|      ·建筑物基本概况 | 第21页 | 
|      ·火灾简况 | 第21页 | 
|      ·火灾问卷调查信息及分析 | 第21-23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感知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认知决策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4页 | 
|    ·当前主要的认知决策模型 | 第25-27页 | 
|      ·生理性模型 | 第25页 | 
|      ·认知风格理论 | 第25-26页 | 
|      ·动态模型 | 第26页 | 
|      ·系统工程的直感决策模型 | 第26-27页 | 
|      ·认知综合模型 | 第27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行为的认知决策模式 | 第27-31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认知决策过程行为特点 | 第27-28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认知决策模型 | 第28-31页 | 
|    ·建筑物火灾中的人的认知决策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9页 | 
|    ·人的行为 | 第34-39页 | 
|      ·人行为的机理 | 第35页 | 
|      ·人行为的特征 | 第35-36页 | 
|      ·人的行为模式分类法 | 第36-39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行为的特点及模式 | 第39-41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行为的特点 | 第39-40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模式 | 第40-41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41-48页 | 
|      ·建筑物的结构 | 第42页 | 
|      ·照明和指示设施 | 第42页 | 
|      ·报警装置 | 第42-43页 | 
|      ·烟和毒气强度 | 第43页 | 
|      ·人的年龄 | 第43-44页 | 
|      ·人的性别 | 第44页 | 
|      ·人的能力 | 第44-45页 | 
|      ·人的心理 | 第45页 | 
|      ·反应时间 | 第45页 | 
|      ·人是否处于睡眠状态 | 第45-46页 | 
|      ·建筑物中的人数 | 第46页 | 
|      ·人的经验影响 | 第46-47页 | 
|      ·日常安全管理 | 第47页 | 
|      ·防火安全教育 | 第47页 | 
|      ·熟悉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人在建筑物中的位置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可靠性指标体系建立 | 第49-60页 | 
|    ·影响因素指标值的量化 | 第49-50页 | 
|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第50-53页 | 
|      ·系统的综合简化 | 第50-51页 | 
|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算法及其步骤 | 第51-53页 | 
|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 第53-55页 | 
|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的行为形成因子分析 | 第55-58页 | 
|      ·影响因子的确定 | 第55页 | 
|      ·基本案例数据及其处理 | 第55页 | 
|      ·人的行为形成主成分计算与分析 | 第55-58页 | 
|    ·建筑物火灾中人的行为可靠性指标体系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建筑物火灾疏散中人员行为的可靠性评价模型研究 | 第60-70页 | 
|    ·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61-63页 | 
|      ·因素指标权值的确定 | 第61-62页 | 
|      ·主因子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62-63页 | 
|      ·系统整体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63页 | 
|    ·实例分析 | 第63-69页 | 
|      ·建筑物的结构及其疏散设施 | 第63-64页 | 
|      ·建筑物中人员的特征 | 第64-66页 | 
|      ·评价指标的权值确定 | 第66-67页 | 
|      ·系统可靠性的模糊评价计算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附录B 宾馆建筑图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