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铝土矿资源与氧化铝生产方法 | 第10-12页 |
| ·世界铝土矿资源概况 | 第10页 |
| ·氧化铝生产方法 | 第10-11页 |
| ·我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与氧化铝生产 | 第11-12页 |
| ·铝土矿选矿脱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化学选矿脱硅 | 第13-14页 |
| ·生物选矿脱硅 | 第14-15页 |
| ·物理选矿脱硅 | 第15-16页 |
| ·铝土矿反浮选脱硅技术 | 第16-19页 |
| ·反浮选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反浮选特点 | 第18页 |
| ·反浮选技术关键 | 第18-19页 |
| ·铝土矿反浮选阳离子捕收剂 | 第19页 |
|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 ·硅烷偶联剂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 ·硅烷偶联剂的应用 | 第20-22页 |
|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试剂、矿样、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矿样 | 第25-27页 |
| ·实验仪器名称 | 第27-28页 |
| ·浮选实验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 ·浮选实验 | 第28-29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 ·Zeta-电位测量 | 第29页 |
| ·XRD分析 | 第29页 |
| ·粒度分析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有机硅系列捕收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30-45页 |
| ·有机硅阳离子捕收剂的合成 | 第30-32页 |
| ·伯胺类有机硅捕收剂TAS101的合成 | 第30-31页 |
| ·仲胺类有机硅捕收剂的合成 | 第31-32页 |
| ·有机硅捕收剂的结构表征 | 第32-4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34页 |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34-35页 |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35-39页 |
| ·气质联用分析 | 第39-42页 |
| ·有机硅捕收剂分子结构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有机硅捕收剂对四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性能研究 | 第45-56页 |
| ·一水硬铝石的基本浮选行为 | 第45-46页 |
| ·pH对一水硬铝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5页 |
| ·捕收剂浓度对一水硬铝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叶腊石的基本浮选行为 | 第46-48页 |
| ·pH对叶腊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捕收剂浓度对叶腊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伊利石的基本浮选行为 | 第48-49页 |
| ·pH对伊利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捕收剂浓度对伊利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9页 |
| ·高岭石的基本浮选行为 | 第49-51页 |
| ·pH对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捕收剂浓度对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四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行为比较 | 第51-54页 |
| ·pH条件比较 | 第51-52页 |
| ·捕收剂用量比较 | 第52-54页 |
| ·三种捕收剂与原料对高岭石的浮选行为比较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有机硅捕收剂对铝土矿的反浮选分离研究 | 第56-66页 |
| ·铝土矿反浮选体系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6-58页 |
| ·浮选体系中阳离子捕收剂浓度及pH的选择 | 第56页 |
| ·浮选体系中抑制剂的选择 | 第56-57页 |
| ·浮选体系中捕收剂的选择 | 第57-58页 |
| ·抑制剂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第58-61页 |
| ·抑制剂对单矿物的浮选实验 | 第58-60页 |
| ·矿浆pH对淀粉抑制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 ·人工混合矿反浮选研究 | 第61-62页 |
| ·实际矿石反浮选脱硅研究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有机硅阳离子捕收剂与铝硅矿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66-83页 |
| ·铝硅酸盐矿物表面电性 | 第66-68页 |
| ·一水硬铝石表面电性 | 第67页 |
| ·硅酸盐矿物表面电性 | 第67-68页 |
| ·捕收剂TAS101在铝土矿表面的吸附 | 第68-71页 |
| ·TAS101的溶液化学 | 第68-69页 |
| ·矿物的溶液化学 | 第69-70页 |
| ·TAS101在铝土矿表面的吸附 | 第70-71页 |
| ·铝硅酸盐矿物的ZETA-电位分析 | 第71-76页 |
| ·矿物在水中的Zeta-电位与pH值的关系 | 第71-72页 |
| ·与捕收剂作用后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变化 | 第72-74页 |
| ·与抑制剂作用后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变化 | 第74-76页 |
| ·铝硅酸盐矿物和药剂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6-81页 |
| ·铝硅酸盐矿物和捕收剂TAS101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6-79页 |
| ·铝硅酸盐矿物和淀粉抑制剂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9-81页 |
| ·小结 | 第81-8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3-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