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M以太网收发器模拟均衡器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7-12页 |
| ·以太网技术的起源 | 第7-8页 |
| ·标准以太网技术 | 第8-9页 |
| ·快速以太网技术 | 第9-10页 |
| ·千兆以太网技术 | 第10-11页 |
| ·万兆以太网技术 | 第11-12页 |
| ·以太网的物理实现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均衡器的现状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安排 | 第14-17页 |
| 第二章 信道特性 | 第17-25页 |
| ·概述 | 第17-19页 |
| ·信号失真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 ·信道衰减 | 第19-20页 |
| ·串扰 | 第20-21页 |
| ·回波损耗 | 第21页 |
| ·噪声 | 第21页 |
| ·基带漂移 | 第21-22页 |
| ·双绞线模型 | 第22-25页 |
| ·电路模型 | 第22-23页 |
| ·特性阻抗 | 第23页 |
| ·传输函数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均衡技术 | 第25-33页 |
| ·概述 | 第25-26页 |
| ·均衡原理 | 第26-27页 |
| ·自适应均衡器 | 第27-33页 |
| ·原理 | 第27-28页 |
| ·LMS自适应算法 | 第28-30页 |
| ·以太网技术中的自适应均衡 | 第30-33页 |
| 第四章 均衡电路设计 | 第33-45页 |
| ·接收电路总体结构 | 第33-34页 |
| ·电路设计 | 第34-42页 |
| ·自动增益控制 | 第34-36页 |
| ·高通滤波器HPF | 第36-38页 |
| ·加法电路与电流电压转换器 | 第38-39页 |
| ·BLW电路 | 第39页 |
| ·辅助电路 | 第39-42页 |
| ·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带隙基准源的设计 | 第45-55页 |
| ·带隙基准源基本原理 | 第45-47页 |
| ·负温度系数电压 | 第45-46页 |
| ·正温度系数电压 | 第46-47页 |
| ·带隙基准 | 第47页 |
| ·带隙基准源电路 | 第47-52页 |
| ·经典的带隙基准源结构 | 第47-48页 |
| ·改进的带隙基准源结构 | 第48-50页 |
| ·带隙基准源电路拓扑 | 第50-52页 |
| ·仿真结果 | 第52-5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