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学世俗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绪论第14-25页
 一 作为一种重要文学和文化现象的世俗化第14-15页
 二 世俗化概念的界定第15-22页
 三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22-25页
第一章 世俗化转向: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学嬗变第25-51页
 第一节 社会文化转型与作家身份认同第25-32页
  一 世俗文化场域中的作家身份危机第25-28页
  二 逃避、反抗与直面第28-32页
 第二节 先锋作家的世俗化转型第32-45页
  一 弃雅从俗:先锋诗歌的世俗化转型第32-37页
  二 告别清高:先锋小说的世俗化转型第37-45页
 第三节 主流作家的世俗化转向第45-51页
  一 王蒙的“躲避崇高”第46-49页
  二 刘心武的“直面俗世”第49-51页
第二章 文学世俗化:文化失望后的审美追求第51-90页
 第一节 王朔:在反叛与媚俗之间第51-61页
  一 王朔的金钱观念与商业意识第51-54页
  二 文学观念、作家角色的世俗化定位第54-56页
  三 都市顽主形象的塑造第56-61页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世俗化取向第61-90页
  一 世俗化:新写实小说的深层驱动第61-70页
  二 世俗认同:由平民写实到都市传奇第70-81页
  三 世俗认同中的批判与反思第81-90页
第三章 物欲的合理化与合法化第90-116页
 第一节 社会文化转型和个人物质需求的空前膨胀第90-94页
 第二节 物质欲求的文本显现第94-111页
  一 物质的追逐与人的物化第94-101页
  二 物化都市空间的展示与营构第101-107页
  三 物质挤压下的人性悖论第107-111页
 第三节 物质诉求的多元化认同第111-116页
第四章 神圣的祛魅与日常生活的还原第116-141页
 第一节 世俗化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发现与书写第116-121页
  一 被遮蔽的日常生活第117-119页
  二 社会文化转型和日常生活的还原与再现第119-121页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凡庸化表达第121-129页
  一 日常生活的物质性还原第121-125页
  二 祛除诗意的此在第125-129页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私人化体验第129-138页
  一 日常生活的无聊化、碎片化第130-132页
  二 对日常生活的历史维度的思考第132-134页
  三 对日常生活的文化哲学反思第134-138页
 第四节 日常生活的批判与拯救第138-141页
第五章 感性的回归与身体书写第141-170页
 第一节 文化处境与身体转向第142-147页
  一 哲学的身体转向第142-145页
  二 新时期文学中的个性解放与身体发现第145-147页
 第二节 文学世俗化中的身体书写第147-165页
  一 反抗的身体——肉体反抗乌托邦第148-158页
  二 消费的身体与身体的消费第158-165页
 第三节 身体的悖论与美学建构第165-170页
  一 消费文化语境下身体书写的多重悖论与困境第165-168页
  二 文学世俗化身体的反思与美学建构第168-170页
结语第170-174页
 一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第170-171页
 二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第171-172页
 三 作家主体意识与批判立场的加强第172-174页
注释第174-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3页
致谢第203-2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固态多波长激光特性研究
下一篇:强外场中原子、分子动力学的半经典理论研究--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和半经典散射矩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