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总论 | 第9-14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4-15页 |
·产权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 | 第15-16页 |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选择的原则 | 第16-19页 |
·安全有效原则 | 第16-17页 |
·公开透明原则 | 第17-18页 |
·政资分开原则 | 第18-19页 |
第3章 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现状的考察与分析 | 第19-26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现状 | 第19-22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 | 第19-21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 | 第21-22页 |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基金投资管理人缺乏投资决策的自主权 | 第22-23页 |
·基金委托投资无最低收益保证,缺乏严格退出机制 | 第23-24页 |
·基金运作透明性差,参保人员无选择权,缺乏竞争 | 第24-26页 |
第4章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案例及其优缺点分析 | 第26-36页 |
·政府集中管理模式 | 第26-29页 |
·政府集中管理模式定义 | 第26页 |
·政府集中管理模式的案例——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26-27页 |
·政府集中管理模式的评析 | 第27-29页 |
·私人分散管理模式 | 第29-32页 |
·私人分散管理模式定义 | 第29页 |
·私人分散管理模式的案例——智利AFP 模式 | 第29-31页 |
·私人分散管理模式的评析 | 第31-32页 |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 第32-36页 |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定义 | 第32页 |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案例——瑞典“结算中心”制度 | 第32-34页 |
·相对集中管理模式评析 | 第34-36页 |
第5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构思 | 第36-45页 |
·统筹账户基金管理模式设计 | 第36-40页 |
·统筹账户基金的特点及其管理目标 | 第36-37页 |
·统筹账户基金采用政府集中管理模式 | 第37-40页 |
·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设计 | 第40-45页 |
·个人账户基金的特点及其管理目标 | 第40-42页 |
·个人账户基金采用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 第42-45页 |
第6章 实现新型管理模式的现实障碍及解决措施 | 第45-47页 |
·加快隐性债务显性化步伐 | 第45页 |
·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 | 第45-4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