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现代生物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 第13-25页 |
·基因重组生物的安全性 | 第13-18页 |
·重组基因安全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 第14-15页 |
·基因重组生物的生态风险与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生物实验室安全性问题 | 第18-25页 |
·生物实验室废弃污染物类型与排放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外有关生物技术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 | 第19-23页 |
·生物实验室废弃重组DNA片段的处理处置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课题来源 | 第27-29页 |
第2章 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变性规律 | 第29-41页 |
·前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质粒DNA制备 | 第31-32页 |
·质粒DNA热变性时间梯度处理 | 第32-33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3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3-34页 |
·质粒DNA转化效率检测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 | 第35-37页 |
·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残留转化活性的时间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速率与降解半衰期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降解/变性的环境影响因素 | 第41-48页 |
·前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pH梯度热处理 | 第41-42页 |
·NaCl梯度热处理 | 第42页 |
·BSA梯度热处理 | 第42页 |
·EDTA梯度热处理 | 第42页 |
·质粒转化与定量PCR检测 | 第4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pH对质粒DNA热处理的影响 | 第42-43页 |
·NaCl对质粒DNA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43-45页 |
·BSA对质粒DNA热解的影响 | 第45-46页 |
·EDTA对质粒DNA热解的影响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热处理重组质粒DNA的复性及其在模拟水环境中的降解 | 第48-56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质粒DNA的温度梯度复性 | 第49页 |
·模拟水环境的建立 | 第49-51页 |
·水环境中热变性质粒DNA降解效率分析 | 第51页 |
·质粒DNA的定量PCR检测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热处理质粒DNA的复性效率 | 第51-52页 |
·热变性质粒DNA在不同pH水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时间 | 第52-53页 |
·水环境中的离子强度对热变性质粒降解的影响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建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