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1.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典型坝系调查 | 第9-10页 |
| ·黄河多沙粗沙区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0-12页 |
| ·收集资料与典型调查 | 第10页 |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页 |
| ·创建评价方法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2.研究区概况 | 第16-19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地形地貌 | 第16-18页 |
| ·降雨 | 第18页 |
| ·土壤 | 第18页 |
| ·植被 | 第18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19页 |
| 3.坝系工程安全影响因素典型调查 | 第19-26页 |
| ·典型小流域的选择 | 第19页 |
| ·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 ·调查结果 | 第20-26页 |
| ·山西中阳洪水沟流域 | 第20-22页 |
| ·陕西绥德韭园沟流域 | 第22-23页 |
| ·陕西延安市宝塔区碾庄沟坝系 | 第23页 |
| ·山西康和河沟流域 | 第23-25页 |
| ·内蒙古准格尔川掌沟流域 | 第25-26页 |
| 4.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42页 |
| ·坝系工程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2页 |
| ·坝系工程建设理论分析 | 第26-29页 |
| ·典型坝系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确定 | 第32-42页 |
| ·评价因子选取 | 第33-41页 |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1-42页 |
| 5.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 | 第42-47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的标准化方法 | 第42-43页 |
| ·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法 | 第43-47页 |
| 6.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 | 第47-61页 |
| ·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47-54页 |
| ·治沟骨干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50页 |
| ·坝系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50-5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 | 第54页 |
| ·坝系工程安全度的计算方法 | 第54-61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4-58页 |
| ·骨干工程安全度和坝系工程安全度的评价 | 第58-61页 |
| 7.坝系安全评价方法应用实例 | 第61-74页 |
| ·韭园沟流域基本概况及坝系发展过程 | 第61-62页 |
| ·韭园沟流域基本概况 | 第61页 |
| ·韭园沟流域坝系发展过程 | 第61-62页 |
| ·韭园沟流域坝系安全指标计算 | 第62-73页 |
| ·各单坝工程指标得分值的确定 | 第62-69页 |
| ·坝系工程安全指标体系计算 | 第69-73页 |
| ·坝系安全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8.结论与讨论 | 第74-78页 |
| ·结论 | 第74-77页 |
| ·讨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个人简介 | 第81-82页 |
| 导师简介 | 第82-83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