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DNase Ⅰ简介 | 第12-17页 |
·DNase Ⅰ的蛋白质化学与结构 | 第12-13页 |
·DNase Ⅰ编码基因及表达 | 第13-15页 |
·DNase Ⅰ的功能 | 第15页 |
·DNase Ⅰ的临床应用 | 第15-17页 |
·DNase Ⅰ的生产方法 | 第17-18页 |
·天然提取法 | 第17-18页 |
·基因工程方法 | 第18页 |
·DNase Ⅰ前景展望 | 第18-19页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简介 | 第19-24页 |
·用大肠杆菌进行基因表达的一般策略 | 第19页 |
·影响基因重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因素 | 第19-21页 |
·宿主的选择和培养条件的控制 | 第21页 |
·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形式 | 第21-24页 |
·重组蛋白下游纯化技术 | 第24-28页 |
·层析方法的选择 | 第24-25页 |
·离子交换层析 | 第25页 |
·凝胶过滤层析 | 第25-26页 |
·其他方法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人DNase Ⅰ基因的克隆 | 第28-38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9-30页 |
·PCR扩增 | 第30-31页 |
·PCR产物回收(试剂盒) | 第31页 |
·连接 | 第31-32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32页 |
·转化 | 第32页 |
·质粒提取(碱裂解法) | 第32-33页 |
·酶切鉴定 | 第33页 |
·基因测序鉴定 | 第33页 |
·表达载体pET-22b-hDNASE的构建 | 第33-3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37页 |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页 |
·酶切鉴定 | 第34-35页 |
·测序鉴定 | 第35-36页 |
·表达载体pET-22b-hDNASE图谱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重组人DNase Ⅰ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8-52页 |
·引言 | 第38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菌种活化 | 第39页 |
·菌种培养 | 第39-40页 |
·不同菌种的选择 | 第40页 |
·发酵过程各因素的影响 | 第40-41页 |
·培养时间对基因工程菌生长的影响 | 第40页 |
·诱导条件的影响 | 第40-41页 |
·分析方法 | 第41页 |
·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41页 |
·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表达量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不同菌种融合蛋白表达量分析 | 第41-43页 |
·基因工程菌的生长 | 第43页 |
·不同诱导条件对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第43-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重组人DNase Ⅰ的分离与纯化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2-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内的分布 | 第53-54页 |
·两种诱导条件下重组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第54-55页 |
·LC-ESI-MS/MS鉴定rhDNase Ⅰ | 第55页 |
·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55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55页 |
·DNase Ⅰ酶活测定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融合蛋白在菌体中的分布 | 第56-57页 |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57-58页 |
·LC-ESI-MS/MS鉴定rhDNase Ⅰ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