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核心概念介绍 | 第10页 |
·农产品流通 | 第10页 |
·鲜活农产品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国内鲜活农产品流通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鲜活农产品的范畴 | 第14页 |
·鲜活农产品的特性 | 第14-15页 |
·鲜活农产品的生物特性决定其不宜长时间贮存 | 第14-15页 |
·鲜活农产品的生产特性决定其暗藏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 第15页 |
·鲜活农产品的商品特性决定其存在相当的风险 | 第15页 |
·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特殊性 | 第15-16页 |
·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对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 第16-17页 |
·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制约因素 | 第17-19页 |
3 国内外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比较研究 | 第19-27页 |
·国内外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流通主体的比较 | 第19-20页 |
·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主体 | 第19-20页 |
·国内鲜活农产品流通主体 | 第20页 |
·国内外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 | 第20-22页 |
·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 第20-22页 |
·国内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 第22页 |
·国内外在鲜活农产品流通管理方面的比较 | 第22-23页 |
·国外鲜活农产品流通实行一元化统一管理 | 第22-23页 |
·我国鲜活农产品管理分散 | 第23页 |
·国内外在鲜活农产品基础设施方面的比较 | 第23-24页 |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鲜活农产品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23页 |
·我国鲜活农产品公共设施投入和建设不足 | 第23-24页 |
·国内外有关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总结与启示 | 第24-27页 |
·完善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 | 第24页 |
·批发市场在鲜活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 第24-25页 |
·完善的基础公共设施 | 第25页 |
·专业化的农业合作组织 | 第25-26页 |
·信息化水平高 | 第26页 |
·政府的大力支持 | 第26-27页 |
4 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 SWOT 分析 | 第27-31页 |
·优势(Strengths) | 第27-28页 |
·良好的区位优势 | 第27页 |
·便捷的交通 | 第27页 |
·适宜的自然条件 | 第27-28页 |
·劣势(Weakness) | 第28页 |
·农户组织程度低 | 第28页 |
·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低 | 第28页 |
·鲜活农产品物流技术亟待提高 | 第28页 |
·鲜活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程度低 | 第28页 |
·机遇(Opportunities) | 第28-29页 |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 第28-29页 |
·优惠的发展政策支持 | 第29页 |
·战略机遇千载难逢 | 第29页 |
·对农业发展的进一步关注 | 第29页 |
·挑战(Threats) | 第29-31页 |
·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 第29-30页 |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必需兼顾和破解的难题 | 第30-31页 |
5 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第31-41页 |
·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31页 |
·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 第31页 |
·提供完善服务,引导鲜活农产品健康有序发展 | 第31页 |
·高质高效配送,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 | 第31页 |
·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内容 | 第31-32页 |
·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建议 | 第32-39页 |
·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建议 | 第32-34页 |
·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建议 | 第34-35页 |
·技术服务体系构建建议 | 第35-37页 |
·加工保鲜和储藏运输体系构建建议 | 第37-38页 |
·政府支持体系构建建议 | 第38-39页 |
·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流程模式 | 第39-41页 |
6 结论 | 第41-4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1页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