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基本参数法研究与初步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8页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课题来源第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成果特色第16-17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2章 X射线荧光分析重要参数理论计算第18-29页
   ·X射线吸收系数第18-22页
     ·X射线吸收第18-20页
     ·质量吸收系数第20-22页
   ·荧光产额第22-23页
   ·谱线分数第23-25页
   ·吸收限突变与吸收限跃迁因子第25-26页
     ·吸收限的突变第25页
     ·吸收限跃迁因子第25-26页
   ·特征X射线能量第26-27页
   ·轨道电子结合能和临界激发能量第27页
   ·能量与波长的换算关系第27-28页
   ·等效原子序数第28-29页
第3章 X射线荧光强度理论计算第29-39页
   ·激发因子第29-31页
   ·谱仪的几何因子第31页
   ·一次(原级)荧光强度计算第31-34页
     ·单色X射线激发时一次荧光强度计算第31-33页
     ·多色X射线激发时一次荧光强度计算第33-34页
   ·二次(次级)荧光强度计算第34-36页
     ·单色X射线激发时二次荧光强度计算第34-35页
     ·多色X射线激发时二次荧光强度计算第35-36页
   ·三次(第三级)荧光强度计算第36-38页
   ·X射线荧光相对强度理论计算第38-39页
第4章 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定量分析第39-44页
   ·基体效应研究第39-41页
   ·基本参数法原理第41-42页
   ·基本参数法的计算方法第42-44页
第5章 基本参数法计算程序的设计与实现第44-54页
   ·程序的基本功能介绍第44页
   ·程序框图内容介绍及具体流程图内容介绍第44-54页
     ·程序框图与其内容介绍第44-45页
     ·数据处理流程图及其内容介绍第45-54页
第6章 应用效果第54-67页
   ·仪器与实验条件第54-58页
     ·仪器第54-56页
     ·放射性核素源第56页
     ·Si-PIN探测器第56-57页
     ·制样技术与测量方法第57-58页
   ·测量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准确度试验第58-65页
     ·精密度试验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a+,Mg2+,K+//SO42-,B4O72--H2O五元体系288K相平衡研究
下一篇:Li+、Na+、K+//SO42-、B4O72--H2O五元体系273K介稳相平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