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1-34页 |
一、中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名的认识 | 第11-12页 |
二、中医学对 RA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20页 |
(一) 正虚是 RA发病的内在条件 | 第12-13页 |
(二) 邪侵是致病的重要条件 | 第13-15页 |
(三) 常见症状分析 | 第15-16页 |
(四) “不通”、“不荣”是发病的病理关键 | 第16-17页 |
(五) RA发展机制 | 第17页 |
(六) RA病因病机探讨 | 第17-20页 |
三、中医学对 RA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20-34页 |
(一) 治疗进展 | 第20-29页 |
(二) RA中医治疗法则探讨 | 第29-31页 |
(三) RA常见证型的证治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34-61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34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34-36页 |
(一) 西医诊断标准 | 第34页 |
(二) 中医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 | 第34-35页 |
(三) RA的轻重分级 | 第35-36页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第36页 |
(一) 纳入标准 | 第36页 |
(二) 排除标准 | 第36页 |
四、观察项目 | 第36-40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36-38页 |
(二) 研究方案 | 第38-40页 |
五、结果 | 第40-61页 |
(一) 一般资料及病史分析研究 | 第40-43页 |
(二) 关节症状资料分析研究 | 第43-45页 |
(三) 实验室检查数据资料分析研究 | 第45-49页 |
(四) 治疗结果 | 第49-54页 |
(五) 药物使用情况统计 | 第54-6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61-81页 |
一、RA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 第61页 |
(一) 性别与RA发生的关系 | 第61页 |
(二) 年龄与 RA发生的关系 | 第61页 |
(三) 病程与 RA发生的关系 | 第61页 |
二、RA病因病机分析 | 第61-65页 |
(一) 性别与病因病机 | 第61-62页 |
(二) 发病年龄与病因病机 | 第62页 |
(三) 病程与病因病机 | 第62页 |
(四) 发病诱因分析 | 第62页 |
(五) 发病或加重季节与病因病机 | 第62-63页 |
(六) 证型与病因病机 | 第63-65页 |
三、RA的用药规律探讨 | 第65-76页 |
(一) 药物归类分析 | 第65-66页 |
(二) 药物性味分析 | 第66-67页 |
(三) 药物归经分析 | 第67页 |
(四) 各证型常用药统计分析 | 第67-69页 |
(五) 常用药物功效及药理分析 | 第69-73页 |
(六) 用药特点分析 | 第73-76页 |
四、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分析 | 第76页 |
五、临证心得 | 第76-81页 |
(一) 病因有内外之分,病机有寒热之别 | 第76-77页 |
(二) 辨证论治,宜分5个证型 | 第77-78页 |
(三) 用药策略 | 第78-81页 |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