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传染病论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论文

不同告知时间的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7-25页
研究目的和目标第25-26页
研究方法第26-36页
 1. 研究现场第26-27页
   ·研究现场的选择第26页
   ·研究现场背景第26-27页
 2. 定量调查第27-32页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第27页
   ·研究对象招募方法第27页
   ·调查方法第27页
   ·调查内容第27-30页
     ·结局指标第27-28页
     ·影响因素指标第28-30页
   ·研究设计第30-32页
     ·调查对象分组和调查内容第30-31页
     ·技术路线第31页
     ·调查对象中夫妇样本的处理第31-32页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32页
     ·数据整理第32页
     ·统计分析第32页
 3、定性调查第32-34页
   ·对象和方法第32-33页
     ·HIV感染者个人访谈第32-33页
     ·工作人员小组访谈第33页
   ·访谈步骤第33页
   ·资料整理与分析第33-34页
 4. 质量控制第34-35页
   ·研究设计阶段第34页
   ·制定现场调查计划第34页
   ·调查员选择和培训第34页
   ·现场调查阶段第34页
   ·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第34-35页
 5. 研究进度第35-36页
研究结果第36-106页
 第一部分:组间比较第36-101页
  1、各组调查对象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布情况第37-65页
   ·个人基本情况第37-43页
     ·一般情况第37页
     ·艾滋病知识第37页
     ·认知态度和情绪状况第37-42页
     ·吸毒行为第42-43页
   ·性伴和性行为第43-51页
     ·定量调查第43-48页
     ·定性调查第48-51页
   ·家庭和社会支持第51-56页
     ·定量调查第51-53页
     ·定性调查第53-56页
   ·医疗性服务第56-65页
     ·定量调查第56-59页
     ·定性调查第59-65页
  2、新告知组和已告知组调查对象发生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第65-77页
   ·发生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65-69页
     ·单因素分析第65-69页
     ·多因素分析第69页
   ·安全套使用行为阶段影响因素分析第69-70页
     ·单因素分析第69-70页
     ·多因素分析第70页
   ·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第70-74页
     ·单因素分析第70-74页
     ·多因素分析第74页
   ·最近一次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第74-77页
  3、已告知各组调查对象发生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第77-101页
   ·发生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77-85页
     ·单因素分析第77-85页
     ·多因素分析第85页
   ·安全套使用行为阶段影响因素分析第85-93页
     ·单因素分析第85-87页
     ·多因素分析第87-93页
       ·无序多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第87-89页
       ·路径分析第89-93页
   ·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第93-98页
     ·单因素分析第93-97页
     ·多因素分析第97-98页
   ·最近一次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第98-101页
 第二部分:组内比较第101-106页
  4. B组调查对象告知前后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行为阶段影响因素第101-106页
   ·告知前后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行为阶段分布情况第101-102页
   ·告知后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102-106页
     ·单因素分析第102-105页
     ·多因素分析第105-106页
讨论第106-117页
 1. HIV感染者告知前后危险性行为第106页
 2. 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第106-113页
   ·地区第107页
   ·个体因素第107-109页
     ·社会人口学特征第107-108页
     ·健康状况第108页
     ·负面情绪状况第108页
     ·艾滋病知识第108-109页
     ·认知态度第109页
     ·其他相关行为第109页
   ·性伴和性行为第109-111页
     ·性伴类型第109-110页
     ·性伴感染状况第110页
     ·性伴知晓情况第110-111页
     ·性行为频率第111页
   ·家庭和社会支持第111页
   ·医疗卫生服务第111-113页
     ·检测和结果告知第111-112页
     ·提供免费安全套第112页
     ·相关信息获取第112-113页
     ·抗病毒治疗第113页
 3. 建议第113-115页
   ·加强感染者发现和告知第113页
   ·加强HIV感染者随访管理第113-114页
   ·改善家庭和社会支持第114页
   ·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第114-115页
 4. 本研究的创新性第115-116页
 5. 本研究的不足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2页
附录第122-143页
 附录1:基线调查问卷第122-127页
 附录2:随访调查问卷第127-133页
 附录3:定性访谈提纲第133-134页
 附录4:HIV感染者问卷调查知情同意书第134-136页
 附录5:问卷调查指南第136-141页
 附录6:调查对象清单模板第141-142页
 附录7:调查单位代码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个人简历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TrkA/p75NTR信号转导通路中有关蛋白间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