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论争发生的背景 | 第9-14页 |
·历史转型期的迷茫与焦虑 | 第9-10页 |
·写作流向上的分野与决裂 | 第10-12页 |
·诗学范式归结上的偏执与对立 | 第12-14页 |
第2章 论争的焦点 | 第14-24页 |
·立场之争——独立精神的沦丧与乌托邦的自我标榜 | 第14-16页 |
·写作资源之争——西方资源的附庸与民族主义的虚无 | 第16-20页 |
·写作向度之争——玄虚的知识考古学与平庸的日常生活经验观 | 第20-24页 |
第3章 诗学共识 | 第24-33页 |
·对独立品质的青睐——警惕意识形态写作 | 第24-26页 |
·主张关怀生存境遇——反对纯诗写作 | 第26-29页 |
·对复杂诗艺的探索——包容对异质材料的综合性处理 | 第29-33页 |
第4章 对此次论争的认识 | 第33-37页 |
·"知识分子写作"命名的无效性 | 第33-34页 |
·"民间写作"概念的虚无性 | 第34-35页 |
·两者形不成真正的交锋 | 第35-37页 |
第5章 对90年代的诗歌批评的反思 | 第37-50页 |
·90年代诗歌批评存在的误区 | 第37-42页 |
·90年代诗歌批评的特点 | 第42-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