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论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第12-17页
 (一) 选择主义及其发展第12-14页
 (二) 并存主义及其发展第14-15页
 (三)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应该并存第15-17页
  1. 从损害事实客观存在的角度第15-16页
  2. 从权利保护的角度第16页
  3. 从制度功能和目的的角度第16页
  4. 从实践的角度第16-17页
二、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权利基础第17-30页
 (一)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第17-24页
  1. 大陆法系相关学说及评析第18-20页
  2. 英美法系的立法例及国际商事合同实体法第20-22页
  3. 合同解除应无溯及力第22-24页
 (二)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第24-30页
  1. 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主义及其评析第25-26页
  2. 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主义及其评析第26-27页
  3. 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第27-30页
三、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第30-38页
 (一) 合同解除的肇事事实第30-34页
  1. 违约第30-33页
  2. 不可抗力第33页
  3. 约定解除权第33-34页
  4. 任意解除权第34页
 (二) 合同解除的损害第34-36页
  1. 损害是由违约所造成的第35页
  2. 损害主要是指财产损害第35-36页
  3. 损害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第36页
 (三) 因果关系第36-38页
  1. 因果关系及其二分法第36-37页
  2. 损害赔偿责任成立上的因果关系—自然因果关系第37-38页
四、合同解除损害赔偿的范围第38-49页
 (一) 合同的利益构造分析第39-41页
 (二) 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第41-44页
 (三) 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第44-49页
  1. 完全赔偿原则第44-45页
  2. 可预见性原则第45-47页
  3. 减轻损失原则第47页
  4. 损益相抵原则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习惯的民法渊源地位研究
下一篇:形象权的创设及其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