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偷税罪概论 | 第11-17页 |
(一) 我国关于偷税罪的立法沿革 | 第11-13页 |
(二) 其他国家关于偷税犯罪的立法情况 | 第13-17页 |
1. 美国有关偷税犯罪的立法 | 第13-14页 |
2. 俄罗斯有关偷税犯罪的立法 | 第14页 |
3. 德国有关偷税犯罪的立法 | 第14-15页 |
4. 日本有关偷税犯罪的立法 | 第15-16页 |
5. 韩国有关偷税犯罪的立法 | 第16-17页 |
二、偷税罪的犯罪构成 | 第17-24页 |
(一) 偷税罪的主体 | 第17-20页 |
1.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认定 | 第17-18页 |
2. 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 第18-20页 |
(二) 偷税罪的主观方面 | 第20-21页 |
(三) 偷税罪的客观方面 | 第21-24页 |
1. 违反税法法规,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 | 第21页 |
2. 采取了欺骗、隐瞒等手虚假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 第21-23页 |
3. 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达到一定的额度或者具有一定的情节 | 第23-24页 |
三、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的修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40页 |
(一) 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的修改 | 第26-32页 |
1. 偷税罪的具体数额标准的修改 | 第26页 |
2. 弥补了“数额加比例”立法模式造成立法真空 | 第26-28页 |
3.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构成偷税罪的修改 | 第28-29页 |
4. 对偷税罪进行完全列举式罪状的修改 | 第29-30页 |
5. 罚金倍数的修改 | 第30-31页 |
6. 增加了一定条件下初犯可免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 刑法修正案(七)中仍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1. “数额加比例”立法模式仍未改变 | 第33-37页 |
2. 对扣缴义务人处罚规定的不当 | 第37-38页 |
3. 《刑法》第204条第2款规定的不当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