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抗病育种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抗病性状的直接选择 | 第11-12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畜禽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转基因与抗病育种 | 第14页 |
2 抗病育种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细胞免疫应答 | 第16页 |
·体液免疫应答 | 第16页 |
·抗病力的遗传基础 | 第16-18页 |
3 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1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H/L 值的检测 | 第21页 |
·SRBC 抗体滴度的检测 | 第21-22页 |
·ND 及 AI 抗体检测 | 第22页 |
·血清 IL-1 浓度的检测 | 第22页 |
·DNA 提取 | 第22-23页 |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PCR 扩增 | 第23页 |
·SSCP 分析 | 第23页 |
·多态片段的序列测定 | 第23页 |
3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5页 |
1 H/L 值的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同一日龄不同品种间的比较 | 第24-25页 |
·同一品种不同日龄间的比较 | 第25页 |
2 SRBC 抗体滴度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0.5 ml 剂量SRBC 的免疫反应 | 第25-26页 |
·1 ml 剂量SRBC 的免疫反应 | 第26页 |
·不同剂量抗原引起的免疫应答差异 | 第26页 |
3 ND 及AI 抗体滴度检测结果 | 第26-28页 |
·ND 抗体滴度 | 第26-27页 |
·AI 抗体滴度 | 第27-28页 |
4 不同鸡种血清 IL-1 浓度的比较 | 第28页 |
5 PCR-SSCP 分析 | 第28-30页 |
6 序列分析 | 第30-35页 |
·第一对引物扩增片段序列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二对引物扩增片段序列分析 | 第32页 |
·第三对引物扩增片段序列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对引物扩增片段序列分析 | 第34-35页 |
7 不同品种各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析 | 第35-37页 |
8 IL-1β 基因各突变位点基因型在不同鸡种的分布比较 | 第37-38页 |
9 IL-1β 基因各位点突变与免疫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2页 |
·56 日龄H/L 值与各突变位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56 日龄SRBC 抗体与各突变位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56 日龄ND 抗体滴度与各突变位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56 日龄AI 抗体滴度与各突变位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56 日龄血清 IL-1 浓度与各突变位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10 基因型组合间各免疫性状的比较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2页 |
1 H/L 值 | 第45页 |
2 SRBC 抗体滴度 | 第45-46页 |
3 ND 和AI 抗体滴度 | 第46-47页 |
4 血清中IL-1 浓度 | 第47页 |
5 IL-1β 基因多态性 | 第47-49页 |
6 IL-1β 基因各 SNP 位点与免疫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7 IL-1β各基因型组合与免疫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