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基于切换系统的STATCOM建模及H_∞鲁棒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背景第9-12页
     ·无功补偿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优点和特性第10-12页
   ·STATCOM 的研究现状与研究重点第12-14页
     ·STATCOM 主电路的研究现状第12页
     ·STATCOM 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STATCOM 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切换系统的概述第14-16页
     ·切换系统的提出及其研究背景第14页
     ·切换系统的研究内容与发展现状第14-16页
   ·H∞控制理论第16-17页
     ·H∞控制问题概述第16页
     ·H∞控制问题在切换系统中的概述第16-17页
   ·主要工作第17-18页
第二章 STATCOM 的基本原理与切换系统理论第18-32页
   ·STATCOM 的基本原理第18-27页
     ·STATCOM 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8-21页
     ·STATCOM 的数学模型第21-26页
     ·STATCOM 的稳定性分析第26-27页
   ·切换系统理论第27-30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基础第27页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第27-29页
     ·H∞范数的基本概念第29-30页
   ·切换系统存在于电力电子器件中的普遍性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切换系统理论的 STATCOM 建模第32-43页
   ·单相 STATCOM 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系统中 STATCOM 的结构特性及原理第32-33页
     ·单相 STATCOM 切换系统模型第33-34页
     ·单相 STATCOM 等效离散切换线性鲁棒系统模型第34-36页
   ·三相 STATCOM 模型的建立第36-42页
     ·三相 STATCOM 的切换特性第36-39页
     ·三相 STATCOM 的切换子系统建模第39-41页
     ·三相 STATCOM 切换系统模型的分析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STATCOM 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第43-56页
   ·单相 STATCOM 的 H∞鲁棒控制器设计第43-50页
     ·非线性鲁棒控制模型平衡流行邻域线性化第43页
     ·离散线性鲁棒模型的能控性、能观性第43-44页
     ·离散线性鲁棒模型对干扰的抑制第44-46页
     ·单相 STATCOM 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46-50页
   ·三相 STATCOM 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第50-55页
     ·含干扰因素的三相 STATCOM 切换动态模型第50-51页
     ·基于三相共载波 PWM 脉冲的 STATCOM 等效离散切换系统第51-54页
     ·三相 STATCOM 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及仿真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56-57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风电系统多参数鞍结分岔分析
下一篇: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