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
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吸收式制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研制 | 第17-34页 |
·吸收式制冷的原理和特点 | 第17-18页 |
·吸收式制冷的原理 | 第17页 |
·吸收式制冷的特点 | 第17-18页 |
·工质对的比较和选择 | 第18-21页 |
·工质对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两种吸收式制冷机的比较 | 第19页 |
·氨水溶液的性质 | 第19-21页 |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 第21-23页 |
·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循环 | 第21页 |
·氨吸收扩散式制冷机循环 | 第21-22页 |
·A-ADRU 制冷系统的特点 | 第22-23页 |
·氨吸收扩散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 | 第23-24页 |
·吸收扩散式制冷系统主要部件选择及参数确定 | 第24-30页 |
·制冷工质对的选择及确定 | 第24-25页 |
·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以及工质浓度的确定 | 第25页 |
·蒸发器的设计 | 第25-26页 |
·装置中热虹吸泵类型的确定 | 第26-28页 |
·冷凝器参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吸收器结构及参数的确定 | 第29页 |
·加热器的设计 | 第29-30页 |
·制冷装置的加工及实验 | 第30-33页 |
·制冷装置的加工 | 第30-31页 |
·制冷装置试验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 | 第34-42页 |
·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及选择 | 第34-37页 |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 第34页 |
·聚光(焦)型太阳能集热器 | 第34-35页 |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 | 第35页 |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 第35-36页 |
·热管承压式真空管集热器 | 第36-37页 |
·热管承压式真空管集热器的构造 | 第37-39页 |
·热管 | 第37-38页 |
·承压水箱 | 第38页 |
·热管承压式真空管集热器的优点 | 第38-39页 |
·热管承压式真空管集热器性能测试 | 第39-41页 |
·集热器热性能试验 | 第39-41页 |
·试验数据及结果 | 第41页 |
·热管承压式真空管集热器面积的确定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生物质炉具的设计 | 第42-50页 |
·生物质炉具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42-46页 |
·炉具热负荷的确定 | 第42-43页 |
·炉具水套容积的确定 | 第43页 |
·燃料消耗量的确定 | 第43页 |
·炉膛参数的确定 | 第43-45页 |
·烟囱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性能的测试 | 第46-49页 |
·试验方法、仪器和条件 | 第46-47页 |
·炉具热效率的计算 | 第47页 |
·试验数据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吸收式制冷系统 | 第50-62页 |
·系统组装及优化 | 第50-51页 |
·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 | 第51-57页 |
·实现原理 | 第51页 |
·电路控制部分 | 第51-57页 |
·系统特点 | 第57页 |
·系统的高效性 | 第57页 |
·系统的单向性 | 第57页 |
·系统的自动化性 | 第57页 |
·制冷系统的试验 | 第57-58页 |
·试验目的 | 第57页 |
·试验方法和材料 | 第57-5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1页 |
·蒸汽温度对系统COP 的影响 | 第58页 |
·电加热和蒸汽加热的降温曲线对比 | 第58-59页 |
·发生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变化 | 第59-60页 |
·环境温度对系统 COP 的影响 | 第60页 |
·夏季典型日的燃料消耗量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ABSTRACT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