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二十年来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8页
1、文献综述第8-12页
   ·河南省玉米生产概述第8页
   ·河南省玉米品种选育和利用第8-9页
   ·河南省玉米新品种的研发、审定、推广情况第9-10页
   ·河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第10页
   ·河南省不同玉米种质类群利用情况第10-11页
   ·河南省审定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第11页
   ·生产需求与育种目标第11-12页
2 引言第12页
3 材料、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3页
   ·材料第12-13页
   ·方法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3-31页
     ·河南省玉米品种的利用情况第13-18页
     ·河南省玉米总播种面积、主导品种播种面积所占比例动态变化第13-14页
     ·河南省玉米主栽品种推广面积的动态变化第14-15页
     ·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数量动态变化第15-16页
     ·河南省玉米品种布局利用情况第16-18页
   ·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情况第18-25页
     ·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概况第18-19页
     ·河南玉米区试试验组别设置和对照种变化第19-20页
     ·河南玉米审定品种籽粒品质的变化第20-23页
       ·玉米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第20-21页
       ·玉米品种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第21-22页
       ·审定玉米品种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第22-23页
       ·审定玉米品种赖氨酸含量变化规律第23页
     ·河南省审定玉米品种抗病性的变化第23-24页
     ·河南省审定玉米品种株型、粒型、熟期、密度变化第24-25页
   ·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产量分析第25-28页
     ·1988-2001年直播组区域试验产量分析第25-26页
     ·1988-2001年麦套组区域试验产量分析第26-27页
     ·:2002-2008年不同密度组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分析第27-28页
   ·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分析第28-31页
     ·河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遗传组成第28-29页
     ·河南省审定品种杂优模式分析第29-31页
       ·按品种密度看杂优模式第29-30页
       ·按品种熟期看杂交模式第30页
       ·河南省玉米种质改良进展分析第30-3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1-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Abstract第38-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业绩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氮素利用基因型鉴定筛选及其响应研究
下一篇:烟草根围产铁载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烟草生长及抗病毒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