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6-16页 |
1 抑郁症概述 | 第6-11页 |
2 红旱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3 效应面优化法概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红旱莲抗抑郁有效部位研究 | 第16-29页 |
1 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 | 第16-21页 |
2 有效部位的定性定量研究 | 第21-29页 |
第三章 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 第29-45页 |
1 剂型的选择 | 第29页 |
2 工艺路线的拟定 | 第29页 |
3 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29-35页 |
4 有效部位的制备 | 第35-36页 |
5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第36-43页 |
6 制法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1 结论 | 第45页 |
2 讨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