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1.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2.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研究现状及局限性 | 第9-11页 |
3.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开发简史 | 第12-18页 |
·油田开发概况 | 第12-14页 |
·油藏特征 | 第14-15页 |
·流体性质 | 第14页 |
·渗流特征 | 第14页 |
·压力温度系统 | 第14-15页 |
·油田开发历程 | 第15页 |
·开发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鄯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第18-40页 |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 第18-19页 |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19-27页 |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第19-20页 |
·可采储量及采收率评价 | 第20-22页 |
·含水率评价 | 第22-23页 |
·含水上升率评价 | 第23-24页 |
·存水率 | 第24-25页 |
·耗水指数评价 | 第25-26页 |
·水驱指数 | 第26页 |
·能量的保持和利用程度 | 第26-27页 |
·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 第27-30页 |
·评价模型的构造 | 第27-29页 |
·权重集(或权向量)的确定 | 第29-30页 |
·鄯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分析 | 第30-39页 |
·鄯善油田开发效果单指标分析与评价 | 第30-38页 |
·鄯善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状况评价研究 | 第40-48页 |
·井网控制状况评价 | 第41-42页 |
·含水-动用储量-采收率评价 | 第41页 |
·秩相关性评价 | 第41-42页 |
·采出状况评价 | 第42-43页 |
·含水-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评价 | 第42-43页 |
·单井控制可采储量-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评价 | 第43页 |
·稳油孔水能力评价 | 第43-44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44-48页 |
第四章 鄯善油田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第48-58页 |
·注采压力系统 | 第48-56页 |
·油井压力系统 | 第48-55页 |
·注水系统 | 第55页 |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 第55-56页 |
·合理注采比及自然递减率界限 | 第56-58页 |
·合理注采比 | 第56-57页 |
·自然递减率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详细摘要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