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系统分析中的自动机模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控制理论发展 | 第9页 |
| ·非线性系统分析的现状 | 第9-12页 |
| ·非线性系统建模基本思想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逼近理论及方法 | 第14-26页 |
| ·插值问题 | 第14-15页 |
| ·一元插值问题提法 | 第14-15页 |
| ·多元插值问题提法 | 第15页 |
| ·二元插值结点分类 | 第15-18页 |
| ·适定结点组的概念 | 第15-16页 |
| ·适定结点组的构造方法 | 第16-18页 |
| ·线性插值 | 第18-21页 |
| ·二元牛顿插值 | 第19-20页 |
|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 第20-21页 |
| ·基于卷积的多项式插值 | 第21-23页 |
| ·最小二乘拟合方法 | 第23-26页 |
| ·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 第24页 |
| ·多项式的最小二乘拟合 | 第24-25页 |
| ·多项式拟合中克服正规方程组的病态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系统建模 | 第26-34页 |
| ·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6页 |
| ·卷积逼近中的多元逼近定理 | 第26页 |
| ·逼近函数的选择 | 第26-28页 |
| ·Ⅰ型模型描述 | 第26-27页 |
| ·φ_i 的选取 | 第27-28页 |
| ·插值结点的构造 | 第28-30页 |
| ·插值结点的来源 | 第28-29页 |
| ·散乱数据点 | 第29页 |
| ·规则数据结点组 | 第29-30页 |
| ·基元空间划分 | 第30页 |
| ·高斯基函数的改进 | 第30-32页 |
| ·原始高斯基函数的优缺点 | 第30-31页 |
| ·紧支高斯函数 | 第31-32页 |
| ·基元空间分析 | 第32-34页 |
| ·基元空间 | 第32页 |
| ·状态空间到基元空间 | 第32-33页 |
| ·基元空间到状态空间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算法仿真 | 第34-50页 |
| ·基元空间划分 | 第34-38页 |
| ·根据平衡点或工作点划分 | 第34-36页 |
| ·根据转移特性划分 | 第36-38页 |
| ·插值结点数目 | 第38-40页 |
| ·根据系统状态方程选择插值结点数目 | 第38-39页 |
| ·根据局部后验误差选择插值结点的数目 | 第39-40页 |
| ·算法仿真 | 第40-50页 |
| ·逼近算法 | 第40-41页 |
| ·仿真实验 | 第41-5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论文总结 | 第50页 |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0-52页 |
| ·对基元空间划分和插值结点构造的展望 | 第50-51页 |
| ·对状态空间分析的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