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引言 | 第7-8页 |
·隐蔽信道简介 | 第8-9页 |
·目前研究的重点及趋势 | 第9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9-11页 |
第二章 隐蔽信道的模型、分类及发展 | 第11-23页 |
·隐蔽信道参考模型 | 第11-13页 |
·隐蔽信道的分类 | 第13-14页 |
·网络中的隐蔽信道 | 第14-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较实用的应用层隐蔽信道 | 第23-35页 |
·HTTP 协议介绍 | 第23-25页 |
·基于 HTTP 协议构造隐蔽信道的模型 | 第25-26页 |
·基于 HTTP 协议的隐蔽信道 | 第26-29页 |
·利用URI 构造隐蔽信道 | 第26-27页 |
·利用Cookie 构造隐蔽信道 | 第27-28页 |
·利用头域构造隐蔽信道 | 第28-29页 |
·利用Date 头域时间值构造隐蔽信道 | 第29-34页 |
·Date 头域隐蔽信道1 | 第30-32页 |
·Date 头域隐蔽信道2 | 第32-33页 |
·两种Date 头域隐蔽信道对比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Linux 环境下隐蔽信道的实现 | 第35-49页 |
·Linux 网络体系结构 | 第36-39页 |
·Linux 环境下数据包过滤捕获技术及构造隐蔽信道的方法 | 第39-47页 |
·套接字缓存结构 sk_buff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网络隐蔽信道的危害性评估及检测、降低隐蔽信道存在的方法 | 第49-61页 |
·网络隐蔽信道危害性评估模型 | 第49-52页 |
·网络隐蔽信道的检测 | 第52-56页 |
·检测网络隐蔽信道的分级模型 | 第56-59页 |
·其它一些巩固网络安全,预防网络隐蔽信道的方法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