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的研制与生物力学测试

缩略语表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前言第13-14页
文献回顾一第14-21页
 1 后路手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第14页
 2 后路矫正装置第14-17页
   ·Harrington 装置第14-15页
   ·Luque 装置第15页
   ·CD、TSRH、ISOLA、Moss-Miami 装置第15-16页
   ·椎弓根钉系统第16-17页
 3 前路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第17-18页
 4 前路矫正装置第18-21页
   ·Dwyer 装置第18页
   ·Zielke 装置第18-19页
   ·Kaneda 系统装置第19-21页
文献回顾二第21-26页
 1 脊柱融合技术第21页
 2 后路融合术后的曲轴现象第21-26页
   ·诊断第22页
   ·危险因素第22-24页
     ·生长潜能的判断第22-23页
     ·畸形的类型第23页
     ·手术相关因素第23-24页
   ·曲轴现象的预防第24页
   ·曲轴现象的治疗第24-26页
文献回顾三第26-33页
 1. 非融合手术的理论基础及早期探索第26-27页
 2. 非融合手术方式第27-31页
   ·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技术第27-29页
     ·单棒技术第28页
     ·双棒技术第28-29页
   ·椎体骑缝钉固定术第29-30页
   ·可延长钛合金人工肋第30-31页
 3 非融合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第31-33页
正文第33-49页
 第一部分 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器械设计第33-41页
  1 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结构第33-38页
   ·锁定钉、棒、连杆锁定结构第33-35页
   ·滑动钉、棒、横连杆装置第35-38页
  2 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设计特点第38页
  3 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实施方法第38-41页
 第二部分 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生物力学测试第41-4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1-44页
   ·标本制备第41页
   ·实验模型的建立与测试第41-44页
  2 结果第44-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Galectin-3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干细胞增值、凋亡和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