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延长油田延长组主力油层沉积微相测井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2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0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0-11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第11-1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2-16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沉积演化背景第12-13页
   ·研究区概况第13-16页
     ·地理概况第13页
     ·储层地质概况第13-15页
     ·测井响应特征第15-16页
第三章 层组划分与对比方法研究第16-28页
   ·层内差异法第16-17页
   ·活度函数法第17-18页
   ·极值方差法第18页
   ·地层分层方法应用效果对比第18-19页
   ·小波分析用于地层划分第19-24页
     ·小波变换的数学理论第19-21页
     ·小波变换划分地层的步骤第21页
     ·测井曲线小波分析用于地层划分第21-24页
   ·丰富川油田小层划分与对比成果第24-25页
   ·姚店油田小层划分与对比成果第25-28页
第四章 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关系第28-37页
   ·基本概念第28-29页
   ·测井曲线的要素分析第29-31页
   ·几种主要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及曲线特征第31-33页
   ·测井相和沉积相关系模式的建立第33-37页
第五章 灰色理论技术用于沉积微相识别第37-44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识别沉积微相的方法第37-39页
   ·储层评价的地区性参数选择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及效果验证第39-44页
第六章 研究区沉积微相剖面特征和平面展布特征第44-52页
   ·丰富川油田沉积微相剖面特征和平面展布特征第44-47页
     ·剖面特征第44页
     ·平面展布特征第44-47页
   ·姚店油田沉积微相剖面特征和平面展布特征第47-52页
     ·剖面特征第47-48页
     ·平面展布特征第48-52页
第七章 结论和认识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南镇巴地区南华系—震旦系岩石地层划分与区域对比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靖边东南部长2、长6油层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