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出版事业论文--世界各国出版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图书出版业“走出去”现状分析与策略探讨--2002年以来中国图书出版贸易逆差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页
  (二)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4-16页
一、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6-21页
 (一) 2002—2008中国出版"走出去"驶入快车道第16-19页
  1.图书出版贸易逆差逐年缩小第16-17页
  2.中国图书在国际书展大放异彩第17页
  3.政府助力,"走出去"升级第17-18页
  4.合资合作,肩负职责探索前行第18页
  5.金融危机下"转危为机"的出版业第18-19页
 (二) 成功案例分析:从法兰克福书展看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第19-21页
二、图书出版贸易逆差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1-28页
 (一) 图书"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第21-24页
  1.出版物在欧美市场的影响力还不够第21-22页
  2.社科著作与现代文学还没真正走出去第22页
  3.输入"高烧"与输出空白的失衡第22-23页
  4.出版行业主观能动性不强,局限在单纯的版权输出第23-24页
 (二) 图书版权贸易逆差原因分析第24-28页
  1.产业集中度低制约出版业国际传播能力提高第24页
  2.外语和经营人才缺乏直接制约"走出去"第24-25页
  3.中国出版代理人机制的"悬空"第25-26页
  4.忽视实体"走出去"制约海外影响力的产生第26页
  5.中西方巨大文化差异局限我国版权输出对象第26-27页
  6.自身实力薄弱,竞争力不强第27-28页
三、中国图书出版的对策分析与探讨第28-37页
 (一) 案例分析——法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成功模式的启示第28-30页
 (二) 政府作为——我国应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第30-33页
  1.制定一整套利于文化产业海外发展的政策和评价标准第30页
  2.政府应加大支持"走出去"法律保障及经费支持第30-31页
  3.建立专项基金扶持出版企业第31-32页
  4.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翻译人才队伍第32页
  5.整合全国优势资源,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第32-33页
  6.提供信息服务,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第33页
 (三) 出版业自身——从"文化输出"转移到"资本输出"第33-37页
  1.转变手段,实行产业整合壮大出版企业实力第33-34页
  2.出版业"走出去"应瞄准海外投资第34-35页
  3.理智看待金融危机,应开源节流"保增长"第35-36页
  4.对图书包装思路的改变第36-37页
四、小结与展望第37-39页
 (一) 小结:政府、企业和市场,缺一不可第37页
 (二) 展望:机遇多于挑战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国民政府出版管理研究(1927-1937)
下一篇:世界秩序与制度选择--从《观察》杂志(1946-1948)对美苏的观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