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前言 | 第11页 |
2 母猪体组织动员对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11-12页 |
·母猪体组织动员对发情间隔的影响 | 第11页 |
·母猪体组织动员对下胎分娩率的影响 | 第11页 |
·母猪体组织动员对下胎产仔数的影响 | 第11-12页 |
·母猪体组织动员对母猪淘汰率的影响 | 第12页 |
3 母猪体组织动员的原因 | 第12-13页 |
·泌乳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 第12页 |
·高温环境 | 第12-13页 |
4 降低母猪体组织动员的方法 | 第13-14页 |
·母猪泌乳期体组织动员对平衡氨基酸模式的影响 | 第13页 |
·按平衡氨基酸模式设计母猪泌乳期日粮 | 第13-14页 |
5 泌乳期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泌乳期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推荐标准 | 第14页 |
·泌乳期母猪赖氨酸的估计需要量 | 第14-15页 |
·泌乳期母猪赖氨酸的实际需要量 | 第15页 |
·泌乳期赖氨酸的摄入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6 氨基酸平衡模式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 | 第17页 |
·苏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 | 第17-18页 |
·含硫氨基酸、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 | 第18-19页 |
·氨基酸平衡在减少氮排泄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泌乳期赖氨酸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对经产母猪再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21-44页 |
1 前言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 第21-22页 |
·试验日粮 | 第22页 |
·饲养管理 | 第22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2-24页 |
·母猪采食量 | 第22-24页 |
·母猪称重及体况评分 | 第24页 |
·母猪生产性能 | 第24页 |
·疾病治疗及淘汰原则 | 第24页 |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第24-25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24-25页 |
·样品的分析 | 第25页 |
·计算公式 | 第25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对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 第26页 |
·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26-27页 |
·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淘汰率的影响 | 第27页 |
·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27页 |
·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对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 第27-37页 |
·日粮中不同赖氨酸和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氮排放的影响 | 第37页 |
4 讨论 | 第37-42页 |
·泌乳期赖氨酸摄入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泌乳期蛋白质摄入量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日粮中赖氨酸与蛋白质比值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泌乳期赖氨酸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母猪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母猪氮排放的影响 | 第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创新与不足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