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对绝缘子监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压绝缘子的电气特性与红外监测基本原理 | 第14-21页 |
·绝缘子的电气特性 | 第14-15页 |
·高压绝缘子发生故障原因 | 第15-16页 |
·污闪的发生、发展过程 | 第16-17页 |
·红外监测的基本原理和依据 | 第17-20页 |
·红外监测的基本原理 | 第17-19页 |
·红外监测的基本依据 | 第19-20页 |
·总体研究方案设计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压绝缘子的表面闪络机理 | 第21-37页 |
·绝缘子的表面闪络机理过程与发展状况 | 第21-22页 |
·高压绝缘子污秽闪络的物理模型 | 第22-32页 |
·高压绝缘子污秽闪络的电路模型 | 第22-24页 |
·高压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场模型的原理 | 第24页 |
·高压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场模型的实例 | 第24-25页 |
·采用电荷模拟方法演算污层中的电场 | 第25-28页 |
·利用电场模型计算剩余污层电阻 | 第28-29页 |
·用电路分析法计算高压绝缘子临界闪络条件 | 第29-31页 |
·电场分析法计算高压绝缘子临界闪络条件 | 第31-32页 |
·高压绝缘子污闪机理分析 | 第32-36页 |
·交流污闪和电流过零后电弧重燃间的关系 | 第32-34页 |
·高压绝缘子临界状态的物理意义 | 第34-35页 |
·高压绝缘子污闪机理的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高压绝缘子试验闪络和实际闪络的差异 | 第37-45页 |
·高压绝缘子试验闪络概述 | 第37页 |
·高压试验变压器模型 | 第37-41页 |
·变压器电磁特性 | 第37-39页 |
·变压器建模 | 第39-40页 |
·参数确定 | 第40-41页 |
·仿真结果对比及分析 | 第41-44页 |
·仿真参数 | 第41页 |
·泄漏电流对比 | 第41-42页 |
·负载效应对比 | 第42-43页 |
·励磁电流结果 | 第43页 |
·原边电流结果 | 第43-44页 |
·泄漏电流频谱分析对比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污秽绝缘子红外热像的研究 | 第45-58页 |
·污秽绝缘子红外热像方式 | 第45页 |
·红外热像仪进行成像操作的处理步骤 | 第45-48页 |
·红外热像仪进行成像操作的处理相关的理论 | 第48-49页 |
·对影响红外热像仪进行成像因素的分析 | 第49-51页 |
·热像仪以显示温度场自动调节图像的方法的研究 | 第51-52页 |
·不同污秽程度绝缘子红外热像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52-57页 |
·严重污秽绝缘子红外热像分割方法研究 | 第52-54页 |
·洁净及轻度污秽绝缘子红外热像分割方法研究 | 第54-57页 |
·红外热像仪进行热像时产生误差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