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各种材料刀具论文

钛合金Ti6Al4V高效切削刀具摩擦磨损特性及刀具寿命研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8-19页
   ·钛合金的性能及应用现状第19-21页
     ·钛合金的基本性能及应用第19-20页
     ·钛合金的加工性能第20-21页
     ·Ti6Al4V性能介绍第2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33页
     ·钛合金本构模型研究现状第23页
     ·钛合金切削加工刀具磨损特性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钛合金加工中其它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5页
     ·切削变形机理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刀具-切屑接触面摩擦特性研究现状第26-27页
     ·切削力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切削温度的研究现状第28-29页
     ·切削有限元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9-31页
     ·刀具磨损及寿命预测模型概述第31-32页
     ·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第33-35页
第2章 Ti6Al4V-硬质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第35-46页
   ·摩擦磨损理论概述第35-37页
     ·摩擦理论概述第35-37页
     ·磨损理论概述第37页
   ·Ti6Al4V-硬质合金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第37-45页
     ·试验方法第38页
     ·摩擦温度及硬质合金磨损率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8-39页
     ·摩擦系数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9-42页
     ·硬质合金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分析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Ti6Al4V直角切削刀具-切屑接触面摩擦特性研究第46-77页
   ·直角切削、斜角切削与三维切削的特点第46-47页
   ·Ti6Al4V直角切削刀具-切屑接触面(前刀面)摩擦特性分析第47-53页
     ·刀具-切屑接触面摩擦理论概述第47-49页
     ·Ti6Al4V直角切削刀具-切屑接触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第49-52页
     ·硬质合金刀具切削Ti6Al4V刀具-切屑接触面摩擦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直角切削过程应力及速度分布分析第53-59页
     ·前、后刀面及刃口区应力分布分析第54-56页
     ·刀具-切屑、刀具-工件接触面相对滑动速度分析第56-59页
   ·直角切削前刀面热-力耦合特性分析第59-68页
     ·切削变形分析第60页
     ·切屑受力分析第60-61页
     ·摩擦角及剪切角关系分析第61-62页
     ·前刀面最大压应力分析第62页
     ·刀具-切屑接触长度分析第62-63页
     ·刀具-切屑接触面温度场分析第63-67页
     ·直角切削前刀面热-力耦合模型的计算方法第67-68页
   ·Ti6Al4V直角切削前刀面热-力耦合模型计算参数设置第68-71页
     ·工件参数设置第68-69页
     ·刀具材料参数设置第69页
     ·剪切角参数的确定第69-70页
     ·压应力分布指数的确定第70-71页
   ·Ti6Al4V直角切削前刀面热-力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1-75页
     ·刀具-切屑接触面切削温度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1-73页
     ·切削力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3-74页
     ·刀具-切屑接触长度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4页
     ·摩擦角与剪切角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4-75页
   ·直角切削过程热-力耦合模型试验验证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4章 Ti6Al4V直角切削刀具-工件接触面摩擦特性研究第77-90页
   ·直角切削刀具-工件接触面(后刀面)摩擦特性分析第77-79页
   ·后刀面热-力耦合特性分析第79-82页
     ·后刀面磨损状态下刀具的受力分析第79-80页
     ·后刀面受力分析第80-81页
     ·后刀面温度场分析第81-82页
   ·后刀面热-力耦合模型计算结果第82-85页
     ·后刀面磨损对切削力影响第82-84页
     ·后刀面平均温度及温度分布第84-85页
   ·刃口磨损对切削力的影响第85-88页
     ·刃口磨损状态下的切削力几何模型第85-87页
     ·刃口磨损对切削力影响的计算及分析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Ti6Al4V切削刀具磨损特性研究第90-110页
   ·Ti6Al4V切削过程刀具磨损特性分析第90-92页
   ·直角切削前刀面扩散磨损模型的建立第92-98页
     ·前刀面的扩散磨损分析第92-96页
     ·前刀面上的扩散通量第96页
     ·前刀面各点的磨损率第96-97页
     ·月牙洼磨损模型第97页
     ·模型的修正第97-98页
   ·直角切削刀具后刀面的磨损模型的建立第98-101页
     ·刀具后刀面磨损的几何模型第98页
     ·后刀面磨损机理分析第98-101页
   ·刀具前刀面磨损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01-106页
     ·参数设置第101-103页
     ·刀具前刀面扩散磨损率与温度分布的关系第103页
     ·前刀面磨损率与切削参数的关系第103-105页
     ·Co含量对前刀面各点磨损率的影响第105-106页
     ·前刀面月牙洼磨损形貌与最大月牙洼深度第106页
   ·后刀面磨损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06-109页
     ·参数设置第106-107页
     ·后刀面磨损率分析第107-108页
     ·切削时间对后刀面磨损量的影响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6章 Ti6Al4V车削加工刀具寿命研究第110-131页
   ·刀具几何角度对外圆车削的影响第110-116页
     ·刃倾角的影响第111-114页
     ·主偏角的影响第114-116页
   ·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刀具寿命模型第116-119页
     ·前刀面月牙洼磨损深度为判据的刀具寿命模型第116页
     ·后刀面磨损量VB为判据的刀具寿命模型第116-117页
     ·车削刀具前刀面月牙洼磨损深度为判据的刀具寿命分析第117-118页
     ·车削刀具后刀面磨损量VB为判据的刀具寿命分析第118-119页
   ·车削加工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刀具寿命试验研究第119-129页
     ·正交试验理论基础第119-121页
     ·试验设备及条件第121-122页
     ·磨损量、切削力与切削时间关系分析第122-123页
     ·切削力、切削温度分析第123-125页
     ·刀具磨损形态及磨损机理分析第125-127页
     ·刀具寿命分析及切削参数优化第127-129页
   ·本章小节第129-131页
第7章 Ti6Al4V铣削加工刀具寿命研究第131-147页
   ·铣削加工的特点第131-132页
   ·Ti6Al4V铣削加工有限元分析第132-137页
     ·铣削加工有限元分析的关键技术第133-134页
     ·铣削力模拟结果及分析第134-136页
     ·热流量、温度模拟结果及分析第136-137页
   ·可转位铣刀切削力、切削温度及刀具磨损寿命研究第137-146页
     ·试验条件及方法第137-138页
     ·试验水平、编码及试验结果第138-140页
     ·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分析第140-141页
     ·刀具磨损形态与磨损机理分析第141-144页
     ·刀具寿命-切削效率分析及切削参数优化第144-146页
   ·本章小节第146-14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全文总结第147-150页
   ·创新点第150页
   ·工作展望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64-166页
附录第166-17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N2O的释放与相关微生物研究
下一篇:合金熔体脆性的广义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