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素半抗原、人工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斑蝥素及其类似物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斑蝥素及其类似物研究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 ·斑蝥素及其类似物在植物保护方面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生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生物源农药提取技术新进展 | 第12-13页 |
| ·生物源农药有效成分及合成物分离纯化方法 | 第13-15页 |
| ·生物源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新进展 | 第15-16页 |
| ·免疫分析技术 | 第16-23页 |
| ·农药酶免疫分析的原理 | 第17-18页 |
| ·农药检测免疫分析技术的建立 | 第18-21页 |
| ·免疫检测技术在农药学研究中应用 | 第21-23页 |
| ·本研究的提出 | 第23-25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斑蝥素提取工艺的改进 | 第26-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 ·试验仪器 | 第26页 |
| ·薄层层析(PTLC)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页 |
| ·斑蝥素的鉴定 | 第30页 |
| ·残渣中斑蝥素产率测定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超声波萃取是产率提高的关键 | 第31页 |
| ·超声波萃取针对斑蝥素提取的优缺点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斑蝥素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第32-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 ·试验试剂 | 第33页 |
|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 ·薄层层析(PTLC) | 第33-34页 |
| ·透析袋的准备 | 第34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 ·斑蝥素半抗原分子结构的鉴定 | 第36-41页 |
| ·斑蝥素半抗原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1页 |
| ·斑蝥素人工抗原的鉴定 | 第41-44页 |
| ·半抗原与载体的结合比 | 第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斑蝥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45-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试验试剂 | 第45-46页 |
| ·试验仪器 | 第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抗血清浓度 | 第48页 |
| ·抗血清效价的监测 | 第48-49页 |
| ·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49-50页 |
| ·抗血清及包被原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50页 |
| ·讨论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1-53页 |
| ·改进了斑蝥素的提取方法 | 第51页 |
| ·成功合成斑蝥素半抗原及获得了多克隆抗体 | 第51页 |
| ·建立了斑蝥素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