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址的三维场景建模及虚拟展示技术研究--Taking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in Tang-Dynasty as the Case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页 |
·三维扫描建模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遗址虚拟展示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遗址三维场景数据的获取 | 第17-36页 |
·测量手段的选择 | 第17-18页 |
·融合的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 第18-24页 |
·激光扫描建模的工作流程 | 第19-21页 |
·HD3000测量系统介绍 | 第21-22页 |
·小雁塔激光扫描测量实践 | 第22-24页 |
·多视点云的配准 | 第24-31页 |
·配准的图形学基础 | 第25-26页 |
·配准的算法基础 | 第26-28页 |
·基于标定物的点云粗配 | 第28页 |
·渐进式的多视点云精配 | 第28-29页 |
·小雁塔点云配准实践 | 第29-31页 |
·三维场景的分割 | 第31-35页 |
·场景分割的算法基础 | 第31页 |
·场景分割的算法设计 | 第31-32页 |
·小雁塔场景分割实践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遗址三维场景模型的重建 | 第36-51页 |
·场景点云数据的简化 | 第36-42页 |
·数据结构的表示 | 第36-37页 |
·简化算法的选择 | 第37-40页 |
·小雁塔点云简化实践 | 第40-42页 |
·场景三维模型的重建 | 第42-46页 |
·重建方法的选择 | 第42-44页 |
·重建算法的设计 | 第44-46页 |
·小雁塔模型重建实践 | 第46页 |
·场景的真实感处理 | 第46-50页 |
·纹理映射方法的选择 | 第46-48页 |
·小雁塔纹理映射实践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小雁塔遗址全景模型重建实践 | 第51-60页 |
·塔体的精细建模实践 | 第51-55页 |
·塔体的三维数据获取 | 第51-52页 |
·塔体的三维模型重建 | 第52-54页 |
·塔体的真实感处理 | 第54-55页 |
·附属建筑群的快速建模实践 | 第55-56页 |
·古建筑测量数据的获取 | 第55页 |
·古建筑三维模型的构建 | 第55-56页 |
·场景模型的组合与真实感处理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遗址三维虚拟展示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69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60-61页 |
·系统设计 | 第61-65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61-62页 |
·主要功能分析 | 第62-63页 |
·开放式数据库设计 | 第63-64页 |
·遗址专题地图设计 | 第64-65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5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65-68页 |
·两种工作模式 | 第65-66页 |
·预测分析功能 | 第66页 |
·三维虚拟漫游功能 | 第66-67页 |
·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一、本文主要工作 | 第69页 |
二、未来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