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1 知识产权概述 | 第15-21页 |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性质 | 第15-18页 |
·知识产权的概念 | 第15-16页 |
·知识产权的性质 | 第16-18页 |
·可以作为融资担保物的知识产权范围 | 第18-21页 |
·著作权及其邻接权 | 第18页 |
·专利权 | 第18-19页 |
·商标权 | 第19-20页 |
·商业秘密权 | 第20-21页 |
2 知识产权融资担保 | 第21-27页 |
·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概念 | 第21页 |
·知识产权担保的特点 | 第21-23页 |
·知识产权的高价值性决定了知识产权担保具有较强的担保功能 | 第21-22页 |
·知识产权价值是一个预期值 | 第22页 |
·知识产权质押的担保功能不及动产质押 | 第22-23页 |
·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模式 | 第23-24页 |
·以知识产权权利本身作为担保 | 第23页 |
·以知识产权授权的收益作为担保 | 第23-24页 |
·以知识产权换取第三人提供信用增强或信用担保 | 第24页 |
·知识产权担保融资风险 | 第24-27页 |
·知识产权的权利瑕疵 | 第25页 |
·专利审查的特殊性 | 第25页 |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问题 | 第25-26页 |
·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 第26-27页 |
3 知识产权证券化 | 第27-32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 | 第27-28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特点 | 第28-29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在取得融资的同时,还可以保留知识产权的自主性 | 第28页 |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转移风险 | 第28-29页 |
·直接融资和系统性 | 第29页 |
·我国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可行性 | 第29-32页 |
·适宜证券化的知识产权已初具规模 | 第29-30页 |
·我国现有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30页 |
·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 第30-32页 |
4 知识产权融资国际现况 | 第32-34页 |
·美国 | 第32页 |
·日本 | 第32-33页 |
·台湾地区 | 第33-34页 |
5 我国知识产权融资的现状与法制建议 | 第34-45页 |
·知识产权融资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 第34-36页 |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融资担保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议 | 第36-39页 |
·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和《物权法》中关于知识产权质押的规定 | 第36-37页 |
·制定有关融资对象资格的法律规范 | 第37页 |
·制定知识产权的查核程序规范 | 第37页 |
·制定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程序规范 | 第37-39页 |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证券化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议 | 第39-45页 |
·积极创造条件,制定《资产证券化法》 | 第39-41页 |
·制定特殊目的机构专门法 | 第41-42页 |
·进一步完善现有立法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