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1978-2007年中国税收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9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三) 论文要研究的问题与意义第16-17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研究思路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基本理论与概念第19-25页
 (一) 基本理论第19-22页
  1.税收政策的总供给效应的理论追溯第19-20页
  2.AD-AS模型下的税收政策效应分析第20-22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5页
  1.税收政策及其总供给效应第22-23页
  2.总供给、总供给量及供给能力第23页
  3.相对于需求管理政策的供给管理政策第23-25页
二、税收政策影响总供给的作用机理及效应分析:以1978-2007年期间中国实施的部分减税政策为例第25-37页
 (一) 影响劳动供给的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及中国实践第25-28页
  1.税收政策通过劳动供给量和劳动效率影响途径产生总供给效应第25-27页
  2.影响中国劳动供给的税收政策及其效应第27-28页
 (二) 影响资本供给的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及中国实践第28-31页
  1.税收政策通过资本供给量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影响路径产生总供给效应第28-29页
  2.影响中国资本供给的税收政策及其效应第29-31页
 (三) 影响技术进步率的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及中国实践第31-33页
  1.影响技术进步率的税收政策通过其对微观主体的刺激影响总供给第31-32页
  2.影响中国技术进步率的税收政策及其效应第32-33页
 (四) 影响不同产业的税收政策对总供给影响的作用机理及中国实践第33-35页
  1.税收政策通过对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产生总供给效应第33页
  2.影响中国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的税收政策及其效应第33-35页
 (五) 影响区域经济的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及中国实践第35-37页
  1.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总供给产生影响第35页
  2.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税收政策及其效应第35-37页
三、1978-2007年中国税收政策总供给效应分析:从宏观税负与物价和产出关系角度第37-45页
 (一) 税收政策对供给能力的影响第37-40页
 (二) 1978-2007年中国税收政策总供给效应阶段性分析第40-45页
   ·-1984年中国税收政策总供给效应分析第40-41页
   ·-1996年中国税收政策总供给效应分析第41-42页
   ·-2007年中国税收政策总供给效应分析第42-45页
四、1978-2007年中国税收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第45-61页
 (一) 模型设定及方法介绍第45-51页
  1.AD-AS模型分析框架第45-48页
  2.VAR模型的构建第48-49页
  3.基于乔利斯基分解的脉冲响应函数第49-50页
  4.基于乔利斯基分解的方差分解第50-51页
 (二) 变量及其检验第51-54页
  1.变量及数据来源第51页
  2.单位根检验第51-52页
  3.协整检验第52-53页
  4.滞后阶数的选择第53页
  5.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第53-54页
 (三) 基于VAR模型的税收政策总供给效应分析第54-61页
  1.VAR模型估计结果分析第54-55页
  2.基于水平的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55-57页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57-59页
  4.方差分解分析第59-61页
五、结语及政策建议第61-64页
 (一) 结论第61-62页
 (二) 政策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研究--以大同市为例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设立研究--房地产融资多元化的一种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