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的对象、方法、范围 | 第13-1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范围 | 第14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理论支撑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BOT、TOT、PPP三种融资模式的概述 | 第17-49页 |
| ·BOT、TOT、PPP融资模式的介绍 | 第17-20页 |
| ·BOT、TOT、PPP融资模式的定义 | 第17-18页 |
| ·BOT、TOT、PPP融资模式优缺点的比较 | 第18-19页 |
| ·BOT、TOT、PPP三种融资模式应用性的比较 | 第19-20页 |
|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的概述 | 第20-22页 |
|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的定义 | 第20页 |
| ·问题分析 | 第20-21页 |
|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则 | 第21-22页 |
| ·项目选优排序矩阵 | 第22页 |
|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方法的应用 | 第22-46页 |
| ·对BOT、TOT、PPP三种融资模式进行问题分析——建立问题树 | 第22-23页 |
| ·对BOT、TOT、PPP三种融资模式进行目标分析——建立目标树 | 第23-24页 |
| ·实施方案的选优排序——建立方案选优排序评价矩阵 | 第24-38页 |
| ·实施方案的选优排序——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第38-46页 |
| ·引入广义BOT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的提出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 | 第49-66页 |
| ·系统工程思想 | 第49-50页 |
| ·系统思想 | 第49-50页 |
| ·系统工程方法 | 第50页 |
| ·霍尔三维思想 | 第50-52页 |
| ·霍尔三维结构 | 第50-51页 |
| ·霍尔结构的三个维度 | 第51-52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的霍尔三维结构 | 第52-66页 |
| ·建立广义BOT融资模式霍尔三维结构模型 | 第53-61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应用 | 第61-66页 |
| 第四章 建立广义BOT融资模式动态有序的运作机制 | 第66-81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要素构建 | 第66-72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概念 | 第66-69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内部要素分析 | 第69-72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耗散结构特征 | 第72-77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包含大量基元甚至多层次的组分 | 第72-73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 第73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区的系统 | 第73-75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内部和外部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反馈 | 第75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总是存在涨落 | 第75-76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运作状态的改变总与某种突变有关 | 第76-77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系统的动态有序运作机制 | 第77-81页 |
| ·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为目标的动态有序的运作机制 | 第78页 |
| ·规范和稳定的运作机制 | 第78-79页 |
| ·开放和畅通的运作机制 | 第79页 |
| ·自适应的运作机制 | 第79-81页 |
| 第五章 案例研究——昆明—武定高速公路 | 第81-102页 |
| ·项目背景 | 第81-82页 |
| ·云南省公路建设状况 | 第81-82页 |
| ·项目实施意义 | 第82页 |
| ·项目概况 | 第82-85页 |
| ·建设规模 | 第83页 |
| ·技术标准 | 第83页 |
|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 第83-85页 |
| ·投资估算 | 第83-84页 |
| ·资金来源 | 第84-85页 |
| ·建设计划安排 | 第85页 |
| ·广义BOT融资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85-102页 |
| ·建立BOT融资模式的霍尔三维结构 | 第85-89页 |
| ·BOT项目特许经营期的净现金流量分析 | 第89-102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2-104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02页 |
| ·研究的结论 | 第102-103页 |
| ·研究的评价 | 第103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3-104页 |
| 附表 | 第104-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附录A | 第112-113页 |
| 附录B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