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问题与动因 | 第10-11页 |
·城市建设中类似情况的策略借鉴 | 第11-12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必要性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概述 | 第18-24页 |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 | 第18-19页 |
·设计导则 | 第19-20页 |
·景观设计导则 | 第2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国内外对大学城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国内外设计导则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的理论研究 | 第24-32页 |
·设计导则的理性思考 | 第24-27页 |
·设计导则的自然观 | 第24-25页 |
·设计导则的技术观 | 第25-26页 |
·设计导则的方法论 | 第26-27页 |
·对设计导则的理论解析 | 第27-29页 |
·有限理性的弹性控制 | 第27-28页 |
·连续的动态过程 | 第28-29页 |
·双重驾驭 | 第29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引导控制的要素 | 第29-30页 |
·大学城的整体环境构成 | 第29-30页 |
·大学城的功能划分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4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框架 | 第32-40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目标体系 | 第32-33页 |
·大学城设计导则目标体系的确定过程 | 第32-33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目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依据及与原则 | 第33-35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依据 | 第33-35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原则 | 第35页 |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的使用范围 | 第35-36页 |
·设计导则的编制程序与工作内容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的成果 | 第40-126页 |
·总则的编制 | 第40-77页 |
·基本说明 | 第40页 |
·景观设计的总体控制 | 第40-42页 |
·综合环境的营造 | 第42-77页 |
·分则的编制 | 第77-125页 |
·城区边缘带景观 | 第77-79页 |
·滨水休闲区景观 | 第79-85页 |
·城区内部主要道路景观 | 第85-100页 |
·商业区景观 | 第100-106页 |
·公共文体绿地景观 | 第106-112页 |
·校园片区景观 | 第112-117页 |
·居住区景观 | 第117-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6 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编制示例——以株洲职教大学城景观设计导则为例 | 第126-146页 |
·总则 | 第126-139页 |
·项目概况 | 第126-129页 |
·基本说明 | 第129-133页 |
·职教城景观的整体控制 | 第133-137页 |
·职教城综合环境的营造 | 第137-139页 |
·分则 | 第139-145页 |
·校园片区景观 | 第139-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4页 |
附录A 插图、表目录 | 第154-158页 |
附录B 相关专业术语 | 第158-168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68-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