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 | 第13页 |
| ·新质源(FA)雄性不育研究 | 第13-14页 |
| 2 杂交水稻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生育期 | 第14-15页 |
| ·株型性状 | 第15-16页 |
| ·产量性状 | 第16-18页 |
| 3 杂交水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外观品质 | 第18-19页 |
| ·碾磨品质 | 第19页 |
| ·蒸煮品质 | 第19-20页 |
| ·营养品质 | 第20页 |
| 4 杂交稻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 | 第21-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 ·统计分析 | 第2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50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第22-26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第22-24页 |
|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 第24-26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第26-39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第26-33页 |
|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第33-39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39-46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39-43页 |
|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43-46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46-50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 ·新质源杂交稻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47-49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 3 讨论 | 第50-54页 |
| ·应用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分析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重要性 | 第50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 第50-51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 第51-52页 |
| ·新质源杂交稻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关联性 | 第52-53页 |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