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概述 | 第9-17页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起源 | 第9页 |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理分析 | 第9-13页 |
(一) 法学理论界的观点 | 第9-12页 |
(二) 对观点的分析 | 第12-13页 |
(三) 笔者观点 | 第13页 |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构成 | 第13-17页 |
(一) 构成要件 | 第13-15页 |
(二)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具体形态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主要国家的确立 | 第17-21页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7-19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7-1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8-19页 |
二、我国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态度 | 第19-20页 |
(一) 台湾的民法典中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规定 | 第19页 |
(二) 我国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现行立法和司法情况 | 第19-20页 |
三、国外立法对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指导意义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制度可行性 | 第21-24页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承担 | 第21页 |
(一)对于直接侵害债权人债权 | 第21页 |
(二) 间接侵害债权人债权的具体行为方式较为复杂 | 第21页 |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免责事由 | 第21-22页 |
(一) 正当竞争行为 | 第22页 |
(二) 履行职责行为 | 第22页 |
(三) 忠告 | 第22页 |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22-24页 |
(一) 从理论价值层面上来看 | 第22-23页 |
(二) 从实践意义的层面来看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及制度构想 | 第24-29页 |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 | 第24页 |
二、现行立法中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理论的立法依据 | 第24-25页 |
(一) 《民法通则》中涉及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原则 | 第24页 |
(二) 《侵权责任法》中可依据请求第三人承担债权侵权责任的原则 | 第24-25页 |
三、要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尚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一) 在理论上尚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 在司法实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四、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构想 | 第26-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