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美术考古论文--古绘画论文--壁画论文

莫高窟北朝壁画汉式造像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印度、西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1-21页
 第一节 印度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1-16页
  一、贵霜时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1-14页
  二、笈多时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4-15页
  三、飞天造型及供养人像的基本特征第15-16页
 第二节 西域早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6-21页
  一、于阗、鄯善及疏勒早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6-18页
  二、龟兹、高昌早期佛教造像的基本特征第18-21页
第二章 莫高窟北朝壁画中佛教造像的汉式特征第21-46页
 第一节 北朝敦煌的社会历史面貌第21-22页
 第二节 莫高窟北朝壁画佛教造像特征第22-46页
  一、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佛教造像特征及其来源第23-30页
  二、莫高窟北朝壁画中“面短而艳”佛教造像特征及其来源第30-35页
  三、莫高窟北朝壁画中供养人像的敦煌本土化特征第35-39页
  四、莫高窟北朝壁画中飞天造型的南式或中原特征第39-46页
第三章 汉式传统造像及绘画技法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的表现第46-65页
 第一节 汉式传统造像在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的表现第46-58页
  一、莫高窟北朝壁画中“西王母”、“东王公”造像特征及其来源第46-49页
  二、莫高窟北朝壁画中“伏羲”、“女娲”造像特征及其来源第49-53页
  三、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羽人传统造像特征及其来源第53-58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在莫高窟北朝壁画的继承与发展第58-65页
  一、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线描与赋彩第58-62页
  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构图第62-65页
第四章 对莫高窟北朝壁画汉式造像形成原因的探讨第65-70页
 第一节 戴逵父子佛像变革——外来佛像与中国审美的冲突第65-66页
 第二节 云冈模式的形成及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第66-70页
  一、云冈模式的形成——政治与宗教的结合第67-68页
  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制第68-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芝卿漆工艺探析
下一篇:徐州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定位研究--以徐州两汉文化景区旅游纪念品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