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速柴油机结构噪声预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2章 结构动力学与噪声预测理论 | 第15-24页 |
|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 | 第15-20页 |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15-16页 |
| ·结构模态分析理论 | 第16-18页 |
|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理论 | 第18-20页 |
| ·结构声辐射边界元法 | 第20-24页 |
| ·声学基本方程 | 第21-22页 |
| ·简谐振动中Helmholtz方程 | 第22页 |
| ·Helmholz声学边界元方程 | 第22-24页 |
| 第3章 柴油机主要部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48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25-39页 |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 ·主要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 第28-34页 |
| ·整机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 第34-39页 |
| ·主要部件试验模态分析 | 第39-48页 |
| ·试验模态分析理论 | 第39-40页 |
| ·试验目的及内容 | 第40页 |
| ·试验方案 | 第40-42页 |
| ·模态参数识别 | 第42-45页 |
| ·试验模态与计算模态对比 | 第45-48页 |
| 第4章 柴油机振动响应分析 | 第48-71页 |
| ·柴油机激励源的计算和加载 | 第48-61页 |
| ·缸盖底部所受气体压力 | 第48-50页 |
| ·主轴承作用力 | 第50-52页 |
| ·活塞侧推力及敲击力 | 第52-56页 |
| ·气阀落座力 | 第56-59页 |
| ·缸盖冷却水腔壁面压力 | 第59-61页 |
| ·振动响应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61页 |
| ·结构频域响应分析 | 第61-63页 |
| ·控制参数的选取 | 第61页 |
| ·结构频域响应分析 | 第61-63页 |
| ·振动测试 | 第63-67页 |
| ·测试系统的构成 | 第63-64页 |
| ·测试工况及测点布置 | 第64-65页 |
| ·表面振动测试结果 | 第65-67页 |
| ·振动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 | 第67-69页 |
| ·缸盖冷却水对整机结构振动的影响 | 第69-71页 |
| 第5章 柴油机噪声预测 | 第71-83页 |
| ·边界元模型的建立 | 第71页 |
| ·边界条件的加载 | 第71-72页 |
| ·场点的建立 | 第72-73页 |
| ·辐射噪声计算 | 第73-77页 |
| ·表面声压及场点声强分布 | 第73-75页 |
| ·空间场点声强频谱 | 第75-76页 |
| ·辐射效率 | 第76-77页 |
| ·柴油机辐射噪声测试 | 第77-79页 |
| ·测试系统的构成 | 第77-78页 |
| ·测试工况及测点布置 | 第78页 |
| ·辐射噪声测试结果 | 第78-79页 |
| ·声压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 | 第79-81页 |
| ·缸盖冷却水对整机声学仿真的影响 | 第81-83页 |
| 第6章 结构灵敏度分析及声学优化 | 第83-87页 |
| ·整机结构灵敏度分析 | 第83-84页 |
| ·声学优化方案评估 | 第84-8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展望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