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性贸易视角的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4-20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16页 |
·古典主义贸易理论 | 第14-15页 |
·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5页 |
·基于技术差距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5-16页 |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 第16页 |
·利润转移理论 | 第16-19页 |
·外部经济理论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2页 |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出口数量分析 | 第20-22页 |
·出口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出口主要对象国(地区)分析 | 第23-24页 |
·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24-26页 |
·促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有利因素 | 第26-28页 |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第26页 |
·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增强 | 第26页 |
·政策法规有效支持 | 第26-28页 |
·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 | 第28-31页 |
·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内因素 | 第28-30页 |
·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国际因素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国外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 第32-40页 |
·美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 第32-34页 |
·美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 | 第32-33页 |
·美国机电产品的贸易政策 | 第33-34页 |
·实例分析 | 第34页 |
·经验借鉴 | 第34页 |
·日本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 第34-37页 |
·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 | 第35页 |
·日本机电产品的贸易政策 | 第35-36页 |
·实例分析 | 第36页 |
·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印度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政策分析 | 第37-39页 |
·印度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 | 第37-38页 |
·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政策 | 第38页 |
·实例分析 | 第38页 |
·经验借鉴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基于促进机电产品出口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构建 | 第40-44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机电产品影响的测定方法 | 第40-43页 |
·贸易引力模型简介 | 第40-41页 |
·模型构建 | 第41-42页 |
·数据来源 | 第42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经济意义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促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宏观层面对策建议 | 第44-45页 |
·优化外贸政策支撑体系结构 | 第44-45页 |
·引导外商在中国的优质投资 | 第45页 |
·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制度接轨 | 第45页 |
·完善贸易壁垒预警体系 | 第45页 |
·中观层面对策建议 | 第45-46页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媒介作用 | 第46页 |
·健全内部运作机制 | 第46页 |
·微观层面对策建议 | 第46-47页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第46页 |
·拓展产品出口市场 | 第46-47页 |
·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