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1 绪论 | 第12-23页 |
| ·红豆杉简介 | 第12-13页 |
| ·红豆杉的开发利用价值 | 第13-14页 |
| ·红豆杉的化学成份研究 | 第14-18页 |
| ·紫杉烷类化合物 | 第14-18页 |
| ·非紫杉烷类化合物 | 第18页 |
|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来源 | 第18-19页 |
| ·植物提取 | 第18页 |
| ·化学合成 | 第18-19页 |
| ·细胞培养 | 第19页 |
| ·微生物发酵 | 第19页 |
| ·基因工程 | 第19页 |
| ·诱导技术研究 | 第19-20页 |
| ·紫外诱导 | 第19页 |
| ·空化诱导 | 第19-20页 |
| ·酸诱导 | 第20页 |
| ·酶诱导 | 第20页 |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 | 第20-21页 |
| ·大孔吸附树脂的结构、组成和类型 | 第20-21页 |
|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原理 | 第21页 |
|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的因素 | 第21页 |
|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柱层析技术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2 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9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 ·方法学的确定 | 第25-27页 |
| ·样品溶液的测定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29-34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 ·南方红豆杉叶和茎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时间分布规律 | 第30-32页 |
| ·南方红豆杉新叶萌发期新老叶与茎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分布规律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4 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高效诱导 | 第34-55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4-35页 |
| ·紫外辐射对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诱导 | 第35-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 ·本节小结 | 第39页 |
| ·氧气空化对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诱导 | 第39-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 ·本节小结 | 第41页 |
| ·酸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诱导 | 第41-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6页 |
| ·本节小结 | 第46页 |
| ·酶对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诱导 | 第46-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 ·本节小结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5 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提取 | 第55-63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 ·不同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55-56页 |
| ·负压空化提取工艺优化 | 第56-57页 |
| ·工艺验证 | 第5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不同提取溶剂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不同固液比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不同提取时间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 ·不同提取次数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 第61页 |
| ·工艺验证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6 大孔树脂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富集 | 第63-72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63-64页 |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第64页 |
| ·树脂含水率的测定 | 第6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64-65页 |
| ·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吸附解吸效果比较 | 第65页 |
| ·大孔吸附树脂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洗脱效果比较 | 第65页 |
| ·树脂的吸附量和解吸率公式 | 第65页 |
|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 | 第65-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 ·大孔吸附树脂树脂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吸附解吸效果比较 | 第66-67页 |
| ·大孔吸附树脂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洗脱效果比较 | 第67-69页 |
|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7 南方红豆杉中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纯化 | 第72-78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72页 |
|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 ·正相硅胶柱层析预处理与样品制备 | 第72-73页 |
| ·正相柱层析样品的洗脱 | 第73页 |
| ·薄层层析定性检测 | 第73页 |
| ·反相硅胶柱层析的预处理与样品制备 | 第73页 |
| ·反相柱层析样品的洗脱 | 第73-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6页 |
| ·正相硅胶柱层析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分离纯化 | 第74-75页 |
| ·反相硅胶柱层析对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的分离纯化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8-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