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筛选及诱变选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7-8页
目录第8-13页
图表清单第13-14页
1 引言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8页
   ·餐饮废水及其处理研究概况第15-21页
     ·餐饮废水的特征第15页
     ·餐饮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危害第15-16页
     ·目前国内外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概况第16-20页
       ·焚烧第17页
       ·卫生填埋第17-18页
       ·堆肥第18页
       ·泔水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技术第18-19页
       ·泔水生产氢气技术第19页
       ·泔水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第19-20页
       ·其他技术第20页
     ·特殊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0-21页
   ·紫外线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21-22页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第22-27页
     ·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机理第23-25页
       ·电荷交换效应第23页
       ·表面刻蚀和容积损伤第23-24页
       ·产生自由基第24页
       ·辐射细胞近旁效应第24页
       ·离子注入生物效应进程第24-25页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特点及诱变程序第25页
     ·离子束诱变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第25-27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7-28页
3 餐饮废水蛋白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28-37页
   ·实验材料第28-30页
     ·分离样品第28页
     ·部分试剂第28页
     ·培养基第28-29页
     ·部分溶液配方第29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31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0页
     ·富集第30页
     ·分离第30页
     ·初筛方法第30页
     ·复筛方法第30-31页
     ·菌种鉴定第31页
       ·形态特征的鉴定第31页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蛋白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第31-32页
     ·初筛结果第32页
     ·复筛结果第32-33页
     ·菌种初步鉴定第33-35页
       ·形态特征第33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33-35页
     ·生长与降解特性第35-36页
       ·生长曲线第35页
       ·降解曲线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菌株的诱变选育第37-48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菌种第37页
     ·培养基第37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39页
     ·蛋白降解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第37-38页
       ·诱变出发菌株生长曲线第37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37-38页
       ·诱变最佳时间的选择第38页
       ·初筛方法:琼脂块法第38页
       ·复筛方法第38页
     ·蛋白降解菌株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第38-39页
       ·诱变出发菌株生长曲线第38-39页
       ·离子注入诱变流程第39页
       ·诱变最佳剂量的选择第39页
       ·初筛方法第39页
       ·复筛方法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7页
     ·蛋白降解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第39-42页
       ·出发菌株诱变菌龄的选择第39页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选择第39-40页
       ·初筛结果第40-41页
       ·复筛结果第41-42页
     ·蛋白降解菌株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第42-47页
       ·出发诱变菌株的菌龄选择第42-43页
       ·离子束诱变剂量的选择第43页
       ·初筛结果第43-44页
       ·复筛结果第44-45页
       ·D-4-29-3菌株的生长与降解特性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餐饮废水高效降解蛋白诱变菌株降解条件的初步研究第48-57页
   ·实验材料第48页
     ·菌种第48页
     ·培养基第48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50页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第48页
     ·初始pH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48页
     ·温度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48页
     ·溶氧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48-49页
     ·接种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49页
     ·不同碳源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49页
     ·发酵培养基的正交实验第49页
     ·菌种保存第49-50页
       ·斜面保存第49-50页
       ·二甲基亚砜(DMSO)保存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6页
     ·发酵过程pH的变化第50页
     ·初始pH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50-51页
     ·温度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51-52页
     ·溶氧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52-53页
     ·接种量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碳源对蛋白降解率的影响第54页
     ·发酵培养基的正交实验结果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膜技术在木醋液纯化工艺中的应用
下一篇:北京公园典型介质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