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时序安排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8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国内研究评述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第15页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农村居民点整理相关概念第18-22页
   ·农村居民点第18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第18-19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第19-20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第20-22页
3 山地丘陵区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案的选择第22-26页
   ·山地丘陵区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思路第22页
   ·农村居民点类型分区第22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第22-24页
   ·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整理模式匹配第24-26页
     ·以“容积率法”测算城市规划区村庄改造模式居民点整理潜力第24页
     ·以“户均法”测算生态搬迁模式居民点整理潜力第24页
     ·以“人均法”测算迁移合并模式居民点整理潜力第24页
     ·以“闲置率法”测算内部改造模式居民点整理潜力第24-26页
4 山地丘陵区土地整理时序安排研究第26-30页
   ·评价单元的确定第26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26-28页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指标权的确定第28页
   ·综合评价模型第28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安排第28-30页
5 卢龙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时序安排第30-48页
   ·研究区概况第30-36页
     ·卢龙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第30-31页
     ·卢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第31-36页
   ·卢龙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第36-40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的确定第36-38页
     ·分模式分方法测算结果第38-39页
     ·潜力测算结果分析第39-40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安排第40-44页
     ·指标标准化第40-42页
     ·确定评价指标的熵及熵权第42页
     ·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第42-44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实施的对策建议第44-48页
     ·尊重农民意愿,创造整理和谐氛围第45页
     ·注重加强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第45-46页
     ·开拓多元筹资渠道,加强整理资金管理第46-47页
     ·实施挂钩政策,建立指标周转制度第47-48页
6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定市红色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特色研究--以狼牙山镇为例
下一篇:城乡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