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视频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9页 |
·H.264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 第9-11页 |
·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H.264的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实验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内容组织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H.264/AVC视频压缩编码研究及性能测试 | 第15-32页 |
·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 第15-19页 |
·H.264/AVC视频编解码框架 | 第15-16页 |
·H.264/AVC的档次与分级 | 第16-17页 |
·H.264/AVC的分层结构 | 第17-18页 |
·H.264/AVC的前景展望 | 第18-19页 |
·H.264/AVC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 | 第19-26页 |
·帧内编码 | 第19-22页 |
·帧间编码 | 第22-23页 |
·整数变换与量化 | 第23-25页 |
·熵编码 | 第25页 |
·灵活的宏块顺序 | 第25-26页 |
·去块效应滤波 | 第26页 |
·H.264/AVC的突出特点 | 第26-28页 |
·H.264/AVC是新一代的视频压缩系统 | 第27页 |
·H.264/AVC具有较高的性能优势 | 第27-28页 |
·H.264/AVC的优越性及广泛应用 | 第28页 |
·H.264/AVC的编码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H.264编码器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时域和空域的视频图像区域的探测 | 第32-53页 |
·图像去噪 | 第32-34页 |
·利用相继帧差值探测时域平稳区域 | 第34-42页 |
·全局运动估计和补偿 | 第35-36页 |
·帧差计算并将帧差值二值化处理 | 第36-39页 |
·后处理 | 第39-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基于动态背景构造的运动对象分割 | 第42-45页 |
·动态背景构造 | 第43页 |
·前景分离 | 第43-44页 |
·背景构造 | 第44-45页 |
·对象区域分割 | 第45-47页 |
·背景消除 | 第45-46页 |
·静态前景区域检测 | 第46-47页 |
·一种改进的SOBEL算子探测空域均匀区域 | 第47-49页 |
·方向模板的改变 | 第47-48页 |
·边缘的细化处理 | 第48-49页 |
·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边缘检测与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探测方法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帧间模式快速选择算法的研究 | 第53-68页 |
·H.264/AVC的帧间编码 | 第53-57页 |
·基于块的运动估计与补偿 | 第54-55页 |
·块匹配的准则 | 第55页 |
·H.264中块的划分 | 第55-57页 |
·多参考帧 | 第57页 |
·图像边沿宏块的运动估计 | 第57-63页 |
·小数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 | 第58页 |
·1/4像素精度的插值 | 第58-60页 |
·1/8像素精度的插值 | 第60-61页 |
·常用的块匹配算法分析 | 第61-63页 |
·H.264/AVC帧间预测的块模式选择 | 第63-67页 |
·帧间预测模式选择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64页 |
·引入新的代价函数 | 第64-65页 |
·缩小预测模式选择范围 | 第65页 |
·帧间预测模式的分布特性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实现优化算法所做的工作 | 第68-82页 |
·JM8.6测试模型概述 | 第68-74页 |
·调试JM8.6参考软件中的编解码器 | 第68-69页 |
·测试条件及JM测试模型编码端参数设置说明 | 第69-72页 |
·选取的测试视频序列 | 第72-74页 |
·帧间预测模式快速选择算法的研究 | 第74-80页 |
·H.264在时间上的高压缩率 | 第74-75页 |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75页 |
·实验思路 | 第75-76页 |
·实验方案 | 第76页 |
·算法描述 | 第76-7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8-80页 |
·恢复视频序列主观比较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