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8-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8-22页 |
·研究动态述评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论文框架 | 第25-26页 |
·章节安排 | 第26-27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县域保险支持的理论分析 | 第30-53页 |
·相关概念 | 第30-31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县域保险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 | 第35-39页 |
·县域保险支持新农村建设作用机制 | 第39-45页 |
·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 第39-42页 |
·县域保险的功能 | 第42-44页 |
·县域保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 | 第44-45页 |
·县域保险与农村社会福利最大化效率、公平分析 | 第45-51页 |
·县域保险与农村社会福利最大化效率分析 | 第45-49页 |
·县域保险与农村社会福利最大化公平分析 | 第49-51页 |
·县域保险是县域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县域保险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 第53-72页 |
·县域保险发展概况 | 第53-56页 |
·县域人身保险发展现状与困境 | 第56-62页 |
·县域养老保险 | 第56-58页 |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 第58-59页 |
·农村健康、意外保险 | 第59-62页 |
·县域财产保险发展困境 | 第62页 |
·农业保险 | 第62-63页 |
·县域保险抑制的成因分析 | 第63-71页 |
·县域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解释 | 第63-67页 |
·县域保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 | 第67-69页 |
·县域保险供求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县域保险的供求特征 | 第72-92页 |
·县域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 第72-80页 |
·农村面临各类风险 | 第72-73页 |
·生产力的发展为保险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物质条件 | 第73-74页 |
·县域商品经济是开发保险市场的经济条件 | 第74页 |
·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为县域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 第74-75页 |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县域保险发展预测 | 第75-80页 |
·县域保险需求分析 | 第80-89页 |
·县域保险需求潜力 | 第80-82页 |
·农民的保险意识 | 第82-85页 |
·县域保险的消费状况 | 第85-86页 |
·失地农民群体的保险需求 | 第86页 |
·影响保险消费行为的因素 | 第86-89页 |
·县域保险市场供给分析 | 第89-90页 |
·中国县域保险市场的供给潜力 | 第89-90页 |
·县域保险机构发展 | 第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县域保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 | 第92-109页 |
·保险业在社会再生产和资源再分配中的作用 | 第92-95页 |
·县域经济增长与县域保险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95-103页 |
·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 | 第95-96页 |
·面板数据模型 | 第96-97页 |
·数据选取 | 第97-98页 |
·实证分析 | 第98-100页 |
·进一步验证 | 第100-103页 |
·县域保险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 | 第103-108页 |
·经济增长收敛的测算方程 | 第103-104页 |
·县域经济增长方程的NLS估计 | 第104-107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中县域保险产品的开发 | 第109-123页 |
·县域保险产品的现状 | 第109-110页 |
·县域保险产品开发的具体要求 | 第110-111页 |
·县域保险产品开发的路径选择 | 第111-112页 |
·新农村建设中县域保险产品的开发 | 第112-115页 |
·影响县域保险产品的因素 | 第113页 |
·县域保险产品开发的策略 | 第113-115页 |
·开发适应县域保险需求的小额保险产品 | 第115-120页 |
·小额保险产品的特征 | 第115-116页 |
·国外小额保险产品 | 第116-117页 |
·我国小额保险产品的探索 | 第117-118页 |
·探索"农村小额信贷+农村小额保险"模式 | 第118-120页 |
·县域保险产品开发的一个简单算例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七章 县域保险服务体系重构 | 第123-135页 |
·县域保险服务体系现状 | 第123-124页 |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县域保险服务体系 | 第124-132页 |
·构建县域保险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 | 第124-125页 |
·面向县域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商业性保险服务体系构建 | 第125页 |
·农村中小保险机构的构建与发展 | 第125-128页 |
·县域保险经营机构体系改革 | 第128-132页 |
·县域保险服务体系重构的政策保障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八章 县域保险发展的激励约束 | 第135-147页 |
·保险业声誉的重要性 | 第135页 |
·保险人的激励与约束 | 第135-142页 |
·保险公司的激励与约束 | 第135-139页 |
·保险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 | 第139-142页 |
·保险代理人诚信行为分析 | 第142-145页 |
·县域保险业整体声誉的维护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九章 优化县域保险发展生态环境 | 第147-170页 |
·县域保险生态的内涵及评价 | 第147-150页 |
·县域保险生态的内涵 | 第147页 |
·县域保险生态的评价标准 | 第147-150页 |
·优化县域保险发展的生态环境 | 第150-154页 |
·优化县域保险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 第150-151页 |
·提升全民保险意识 | 第151-152页 |
·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 第152页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52-153页 |
·培养与县域保险发展相适应的保险人才 | 第153-154页 |
·县域保险特殊税费制度的配置 | 第154-156页 |
·税收政策对保险的影响 | 第154-155页 |
·我国县域保险的税制配置 | 第155-156页 |
·区域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评判 | 第156-16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157-158页 |
·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158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及训练、检测 | 第158-161页 |
·说明 | 第161-162页 |
·县域保险发展的风险防范 | 第162-168页 |
·县域保险风险识别 | 第162-163页 |
·县域保险风险评估 | 第163-167页 |
·县域保险风险管控 | 第167-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0-175页 |
·研究结论 | 第170-174页 |
·研究展望 | 第174-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175-183页 |
附录 | 第183-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88页 |